-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蚜虫防治措施
大豆蚜虫防治措施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大豆产区都有分布,以东北三省、华北及山东一带危害较重。
一、危害症状
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此虫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
二、形态特征
1 成虫
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卵形,黄色或黄绿色。体长0.96~1.52毫米。体侧有显著的乳状突起,额瘤不显著,复眼暗红色。喙较长,超过中足基节。触角6节,约与体等长,灰黑色。腹管圆筒形,黑色,基部比端部粗两倍,具瓦片状轮纹。尾片黑色,圆锥形,中部略缢,生有2~4对长毛。
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椭圆形,黄色或黄绿色,体长0.95~1.29毫米。体侧的乳状突起、额瘤、复眼和喙的特征均与有翅蚜相同。触角长度短于体长,无次生感觉孔,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基部和鞭部相接处各有1个原生感觉孔,第六节鞭状部长度约为基部的2--3倍。腹管黑色,圆筒形,基部稍宽,具瓦片纹。尾部圆锥形,中部缢缩,有3~4对长毛。
2、若虫
特征似成虫。
三、生活习性
在我省大豆蚜虫一年一般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鼠李枝条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平均温度高于10度以上时,有翅孤雌蚜,开始迁飞大豆田为害幼苗,6月下旬~7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7月下旬出现淡黄色小型大豆蚜,蚜量开始减少,8月下旬~9月上旬气温下降,大豆蚜进入后期繁殖阶段。6月下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达到25t℃相对温度低于70%,有利蚜虫大发生。
四、预测预报
1 中、长期预测
可根据越冬寄主上的卵量、孵化率调查及第一次迁飞初期蚜量的调查,并结合当地历年发生规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可初步估计发生规模。
2 短期预测
6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田间调查蚜量,如6月25日前后寄生株率达5%,蚜量较多,结合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敌数量分析,如有大发生可能应准备进一步预测预报,如6月下旬蚜量仍无消退,气候适宜,天敌比例低于1:40,有为害趋重的可能,应发出防治预报;如该期间内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1500头以上,旬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应立即进行防治。
五、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大豆对食心虫的抗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回避成虫产卵,二是使入荚幼虫死亡率高。在应用中应因地制宜,选用虫食率低、丰产性好的品种。
(2)合理轮作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应尽可能避免重茬。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特别是在化蛹和羽化期增加铲瞠,可减少成虫羽化,减轻为害。
(3)翻耕豆茬地大豆收割后进行秋翻秋耙,能破坏幼虫的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
(4)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豆茬地如播种小麦,在东北地区当春小麦收割后正值幼虫上移化蛹和羽化期,随即翻耕麦茬,可大量消灭幼虫和蛹,降低羽化率。
2 药物防治
当大豆蚜虫点片发生,田间有5~10%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1500头以上时,可喷药进行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以往农户在防治蚜虫时,习惯使用氧化乐果、乐果等有机磷类,或是氯氰菊酯、功夫等菊酯类杀虫剂。选用以下药剂:
2.1 3%啶虫脒(奠比朗、金世纪、阿达克等)乳油,每亩用量15--20毫升。根据近两年的试验、示范。3%啶虫脒乳油防治蚜虫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安全性高并可兼防红蜘蛛的优点,可做为目前防蚜首选药剂;
2.2 10%吡虫啉每亩用量30毫升。
2.3 25%辉丰快克乳油或25%快杀灵乳油,每亩用量30毫升。
2.4 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块,以上药剂还可与1.8%阿维菌素(虫螨克、齐螨素、爱福丁,每亩用量20毫升)混用以兼防红蜘蛛。
禁用高毒高残留药剂,如氧化乐果、甲拌磷、甲胺膦等药剂。
3,生物防治
大豆蚜虫的天敌较多,有草蛉、捕食性瓢虫、寄生蜂和食蚜蝇等,在天敌数量多时,对蚜虫的数量有抑制作用。
利用赤眼蜂灭卵,于成虫产卵盛期放蜂1次,每公顷放蜂量30万~45万头,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如增加放蜂次数,尚能提高防治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应用.doc
-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应用效果分析.doc
- 大肠良恶性息肉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观察.doc
- 大肠镜检查操作模式临床比较.doc
- 大肠腺癌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意义.doc
- 大肠菌群迅速检查技术在营养与食物卫生实施检查中效果分析.doc
- 大股东侵占债权人保护和债务融资关系研究评述.doc
- 大股东减持公司股份隧道效应研究.doc
- 大股东减持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分析.doc
- 大股东减持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doc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