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经济学基本概念1经济学简介必教‘基本’内容部分学测及指考.DOC

第1课经济学基本概念1经济学简介必教‘基本’内容部分学测及指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经济学基本概念1经济学简介必教‘基本’内容部分学测及指考

PAGE 12 高中公民與社會(四)學習手冊 第1課 經濟學基本概念  PAGE 5 經濟學基本概念 經濟學基本概念 第 第 課 「經濟」是指整個經濟體系「經濟地」是指比較合理、划算的 「經濟」是指整個經濟體系 「經濟地」是指比較合理、划算的 「經濟的」指和經濟有關的 奠基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具有「社會科學之后」的地位唯一設有諾貝爾獎的社會學科 奠基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具有「社會科學之后」的地位 唯一設有諾貝爾獎的社會學科 經濟學 經濟學 經濟學基本概念選擇經濟經濟學簡介資源有限,必須有所取捨機會成本 經濟學基本概念 選擇 經濟 經濟學簡介 資源有限,必須有所取捨 機會成本 在資源限制之下,各種可能的生產組合生產可能線 在資源限制之下,各種可能的生產組合 生產可能線 生產力(或生產量)上的絕對優勢絕對利益 生產力(或生產量)上的絕對優勢 絕對利益 比較利益法則比較利益生產上的相對優勢 比較利益法則 比較利益 生產上的相對優勢 分工使得兩方互蒙其利專業化使得生產效率提升分工、合作和 分工使得兩方互蒙其利 專業化使得生產效率提升 分工、合作和 生產效率 經濟學簡介(必教「基本」內容部分:學測及指考範圍) ●  經濟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考慮自己 主觀的 條件,另一方面評估 客觀的 條件。 ●  經濟問題是因為 稀少性 而產生,因此若有稀少性的限制,往往便要面對 選擇 的問題。 經濟 (一) 「經濟」這兩個字,通常含有不同的意義。 (二) 「經濟」是指整個 經濟體系 ,像是現今社會是以 知識 (資訊)產業為主的知識經濟體系。 (三) 「經濟地」是指比較 合理 、 划算 的。 (四) 「經濟的」是指和 經濟 有關的。 經濟學 (一) 經濟科學是研究 經濟問題 的學科。 (二) 在1776年,由英國 亞當斯密 所著之 《國富論》 算是奠定了經濟學的基礎。在這本巨著裡,核心問題是如何增進 國家 的財富。在市場競爭的鼓勵下,個人、家戶、廠商為了自己的利益,會進行精細的 分工 ,透過專業化可以累積更多的資本,以生產更多的商品或服務。 (三) 因為有經濟的問題,而有經濟學,經濟學則是藉由 稀少性 ,體會選擇的重要。 機會成本(必教「基本」內容部分:學測及指考範圍) ●  對於經濟學者來說,人類的故事從魯濱遜漂流到荒島上展開,一個人必須完全自食其力,找出自己能安身立命的方式;當星期五出現後,兩個人透過合作,藉由分工,使得兩個人的工作產出,超過兩個人個別產出的總合。這相當符合《國富論》的精神,除了強調 分工 與 合作 外,也可以1+1>2來作為代表。 選擇 ●  資源的用途有很多種,因此我們面臨了 資源配置 的問題,對個人與社會而言,不同資源可能有許多組合,對一種資源有所得,另一種資源必有所失,這就是 取捨 。 生產可能曲線 (一)  生產可能曲線 代表對一個人和一個社會而言,在 主觀 和 客觀 的限制條件下,各種可能的 生產組合 。 (二) 生產可能曲線反映的是 取捨 與選擇,同時也意味著 機會成本 。因為選擇一種行為時,必須放棄其他機會;而其他各種機會中,擁有 最大價值 的那一個機會的價值,就是選擇這個行為的機會成本。 比較利益法則(必教「基本」內容部分:學測及指考範圍) 絕對利益 ●  絕對利益是指在某種活動上,某一方生產力 優於 另一方。 比較利益 (一) 比較利益是指雙方中的某一方,在兩種活動上的 稟賦 可能都優於另一方;在其中一種活動上,所享有的優勢程度較大,那麼在另一種活動上,另一方就享有 相對優勢 。 (二) 當兩方都能發揮各自的比較利益時,總產量會 增加 ,兩方互蒙其利。 分工、合作和生產效率 ●  透過 分工 和 交換 所創造的價值,不再單純是兩個人 獨自生產的加總 ,而是一個更高的水準,此時有了較高的 生產效率 。兩個人分工而互蒙其利,就是一種 合作 。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 比較利益 ,去發揮相對上較擅長做的事。 一、單選題 ( B ) 1. 民國98年8月上旬,莫拉克颱風造成我國50年來傷亡最慘重的水患,農業損失嚴重,工業基礎設施亦遭破壞,經濟損失甚鉅。風災發生之後,國內某些知名的非營利組織,於第一時間即投入救災行列,積極募集賑災物資並迅速發放,其執行效率受到高度肯定。至於政府的救災表現則頗受社會議論,部分媒體出現內閣改組的聲音。若以農業產品為橫軸,工業產品為縱軸,此次風災可能造成「生產可能曲線」如何變動? (A)整條生產可能曲線往外移動 (B)整條生產可能曲線往內移動 (C)生產組合點沿著原來的生產可能曲線往右移動 (D)生產組合點沿著原來的生產可能曲線往左移動 【99.學測題組擷取】 (2.機會成本: 經過機會成本計算後,依比較利益法則,甲應生產工業產品,乙應生產農產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