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讲-《旅游资源与景观鉴赏》备考复习资料.docVIP

公选讲-《旅游资源与景观鉴赏》备考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中国历史小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聚落及其文化,古代传说及“三皇五帝” 2、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子启夏王朝;夏商周历史更替及文化发展。 3、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 4、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时期朝代更替,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科技文化进步。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节 中国历史小常识 1、中国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 (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 (3)根据封爵定国名 (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 (5)根据谶(CHEN)语定国名 (6)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 (7)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 (8)以社会上流行的口号定国名 (9)根据建政权所在地定国名 2、“后、王、天子”,第一个称“皇帝者,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始皇:秦王朝 3、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冠服、冕服;御膳房。御医,请脉。“五礼”之首——吉礼的帝王祭扫活动:大祀 、中祀 、群祀 4、后妃: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5、皇族:太上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 6、公主、驸马 7、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徽号、陵号 8、天干、地支 9、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10、四时、节(气) 11、阴阳、五行、八卦 12、生肖:十二属相 13、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程序: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解元、会元、状元)。 14、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15、避讳 16、姓、氏、名、字、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HYPERLINK javascript:parent.GoToNextSld() 旅游资源概论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美感性 广泛性 综合性 季节性 地域性 永续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综合旅游资源 第二节 HYPERLINK javascript:parent.GoToSld(slide0021.htm);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总特点 多样性 特有性 区域性 古老性 第三节 山地自然景观 1、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都是超过8000米的高峰; 贡嘎山、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都在6000米7000米。 2、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 (1)花岗岩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千山、三青山。 (2)岩溶(喀斯特)山水风景:漓江山水、石林、织金洞。 (3)丹霞风光:形成、景观特点、著名景区(丹霞山、龙虎山、齐云山、武夷山) (4)其他自然名山:雁荡山、庐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阿里山、五大连池 (5)历史文化名山:井冈山、八达岭、蛇山;宗教名山。 第四节 水自然景观 1、江河: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富春江、京杭大运河。 2、湖泊景观:鄱阳湖、洞庭湖、西湖、太湖、滇池、洱海、千岛湖、日月潭、青海湖。 3、泉:冷泉、矿泉、观赏泉。 4、瀑布景观:黄果树、壶口、吊水楼。 5、海洋和海滨景观:北戴河、大连-旅顺、青岛、三亚、厦门。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综合型、生物型、自然风景型、自然历史遗迹型 4、风景名胜区的类型:自然山川风景型、湖泊水域风景型、海滨风景型、森林风景型、石林溶洞瀑布风景型、历史古迹名胜型、历代宗教名胜型、革命历史纪念地型 第六节 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1、国务院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有101座(2005);优秀旅游城市54座(1998) 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自然景观中的山水名胜,不论是峰谷、洞穴,还是河湖、泉瀑,都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受各种地质因素所控制。人文景观中的古建筑、古遗址等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地质地貌条件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论从什么角度看,地质地貌条件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具体表现在: (一)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二)地质地貌条件直接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 (三)地质地貌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人文旅游资源的发生发展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四)地质地貌条件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 (五)地质地貌条件能增加美感,强化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