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州社会经济概况
梅州社会经济概况
1.1.1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梅州市现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和平远县六县一市一区(图1.1-1)。
图1.1-1 梅州市行政区划图
2006年末梅州市总人口500.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40万人,非农人口所占比重为24.6%,性别比106.1:100,人口密度31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1986-2006年梅州市人口统计见表1.1-1。
表1.1-1 梅州市1986-2005年人口统计
年份
总户数
总人口
人口(男)
人口(女)
非农业人口
自然增长率
(年)
(万户)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
1986
82.35
404.27
206.79
197.48
56.09
10.15
1987
85.40
411.80
210.99
200.81
59.54
10.85
1988
87.60
417.78
214.01
203.77
60.04
9.08
1989
89.05
425.05
217.96
207.09
61.41
9.12
1990
91.12
433.54
222.31
211.23
62.30
18.11
1991
93.43
438.85
225.17
213.68
64.70
14.99
1992
96.42
443.09
227.80
215.29
68.32
13.24
1993
98.16
447.64
230.21
217.43
72.37
12.50
1994
100.81
453.24
233.04
220.20
76.77
12.57
1995
102.91
458.81
235.93
222.88
81.38
12.23
1996
104.89
464.61
239.30
225.31
86.23
12.21
1997
107.05
469.44
242.17
227.27
91.08
11.22
1998
111.10
473.42
244.56
228.87
94.57
9.53
1999
113.60
476.13
245.99
230.14
96.91
9.50
2000
117.12
485.15
250.07
235.08
100.11
7.30
2001
118.84
486.38
250.54
235.84
101.39
5.42
2002
121.37
488.32
251.60
236.72
118.61
4.90
2003
124.97
490.60
252.73
237.87
120.01
5.05
2004
125.54
496.89
255.79
241.10
121.58
4.86
2005
127.01
498.92
256.55
242.37
122.58
4.81
2006
128.16
500.94
257.73
243.21
123.40
4.93
注:表中数据引自《梅州统计年鉴200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见图1.1-2。
1.1.2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006年,梅州市全市生产总值349.24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5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6亿元,同比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0亿元,增长7.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6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2.2∶43.9∶33.9,对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
图1.1-2 梅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上年为100%),上涨2.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2%,上涨2.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零售价格总体上有所下降;农产品价格继续有所上涨,其中食品类上涨3.7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3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燃料类价格上涨8.3个百分点。
200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12.8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2.75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全市城镇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失业人员就业2.69万人,全市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2.71%,年末国有企业中下岗失业人员仍有27194人。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劳动就业和保障压力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经济总体发展速度较慢,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县(市)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财政负担较重;安全生产仍存在一些隐患。
梅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见表1.1-2。
表1.1-2 梅州市经济发展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