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学科 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导学案 设计者:丁娜 李艳双 校对者:高松 谢淑梅 审核人:于铎
PAGE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6 页 使用日期: 年 月 日
北镇市高级中学2016级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诗歌鉴赏——语言
【考纲要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能力目标:了解并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准确理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情感目标:掌握高考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重点】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难点】 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教具媒体】 多媒体
【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
中国古典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典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二、知识链接
(一)链接高考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二)一.考点分析: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2.分析诗歌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及作用。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
二.考查方式:
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六个方面: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炼字)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一词领全诗)的方式考查
4、以赏析诗句(炼句)的方式考查
5、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6、以分析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的方式考查
第一种:炼字型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炼字的定义: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思考: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中“分”字和“挂”字的妙处。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2.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1)“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2)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副词 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
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
4.数量词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1)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2)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5.名词 要注意诗歌中名词的使用。名词在古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