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仁礼思想探析
孔子仁礼思想探析
摘 要:“仁”与“礼”是孔子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仁”是内在的品质,“仁”是外在的规范,“仁”与“礼”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本文以《论语》为主要文本,分析孔子的“仁”、“礼”思想。
关键词:“仁”;“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3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仁”的涵盖范围很广,孔子也并没有给其下过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行为是“仁”,什么样的行为是“不仁”,他有着一定的标准,其仁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仁”的基础:孝弟
儒家的最高人格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圣人的人格与天同高,圣人是不常有的,唯有尧、舜、禹等品德趋于完美的人方能称为圣人。次于圣人的便是君子。圣人虽不常有,普通人也难及,但君子是一般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论语》中第一次提到“君子”时,也恰好是第一次提到“仁”,且与“孝悌”相联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的“本”便是“仁”,而“仁”的“本”便是“孝弟”。“仁”是人内心发出的一种德性,儒家所讲的“仁者爱人”,就是仁者在待人处世上秉持真挚、敦厚的慈爱之心,而血缘亲情又是一种最本原、最真切的情感,所以,“孝弟”是“仁者爱人”的基础。“孝”指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弟”指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只有对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做到了诚意、恭敬、礼仪相待,才能对父母兄弟以外的人以同样的心待之。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处在家庭的亲情之中,最先感受到的是亲人对自己的爱,最先学会的也是如何去爱自己的亲人。如果连自己亲近的人都不爱,更谈不上爱其他人。人类最早形成的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氏族社会,可以说,血缘亲情是人类一直最为重视的感情。中国古代是家族伦理型社会,所以,在社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也是家族中的亲戚关系,其中,最亲近的父母兄弟是核心。所以,以“孝弟”为核心的爱人之情,一直为历代儒家所重视。
儒家所说的“仁者爱人”,以“孝弟”为核心,但儒家的爱人思想也不局限于父母兄弟等亲人之间。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说,在做到了“孝弟”的基础上,要学会博爱大众。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要把对自己亲人的关爱之情,推及到大众身上。一个人若是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友爱弟妹,他便懂得最基本的礼义廉耻,知道最基本的礼仪规范,这样的人,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也能够一直保持真挚敦厚之情和诚敬之心,在社会上便不会肆意妄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人若是为人孝顺,却喜欢触犯上级和长辈,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不会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可见,能做到“孝弟”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如果普通百姓不作乱,诸侯不犯上,那么社会就不会那么混乱了,这也是孔子所提倡“孝弟”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仁者的态度:不忧不惧
“仁者乐山”,山是一直安稳不动的,就像有仁德的人,心里澄澈明净,有主心骨,不为利欲所惑,一直如山一样岿然不动。如果人能够完全遵守这样的道德,那他的心里就有主心骨,就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诱惑、所动摇。而那些失去“仁”的人,是因为私欲掩蔽了内心的道德,所以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动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样的人如果忽然遭遇贫贱穷困的生活,便会怨人怨己,感受不到快乐,会为了摆脱贫穷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他如果过上富贵安逸的生活,又会志得意满,欲壑难填,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私欲而做出更加骄奢淫逸的事情。孔子评价颜回时说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真正的仁者,所以他无论是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依然能够做好自己,所以他一直是快乐的。
真正的仁者,心中有正确的道德标准,如山一样岿然不动,无论是穷困还是富贵,心性和行为都不会受到影响,所以说仁者能安人。正如,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真正的君子,心里没有失去“仁”,按照心里的“仁”的标准为人处世,所以不会有愧疚,坦坦荡荡,无忧无惧,正所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仁者的内心纯善,刚正不阿,因此行为不会受外在环境影响,正如孔子曾评价自己能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仁者的言行:讷言敏行
子曰:“仁者,其言也?。”仁者的心是很质朴的,不会花言巧语。孔子不喜欢油嘴滑舌的人,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很会耍嘴皮子功夫外加察言观色的人,往往喜欢钻营取巧,不肯脚踏实地做人做事,这样的人,品德自然不会好。孔子曾经教导子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仁者是言行合一的,而很多人往往口上说得很容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初中化学必备选择题100题汇总及答案解析(最全).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农业新质生产力 — 以太仓东林村为例.pptx
- SP6660_V13926596180可做12V4A开关电源控制芯片.pdf VIP
- 定向钻穿越环氧玻璃钢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浙江杭州钱塘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热点话题AI“复活”历史名人+AI技术的伦理与社会影响(主题预测+素材+模拟范文).docx
- 【江西煌上煌财务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实例2800字】.docx VIP
- 会计师事务所保密制度.docx
- 2022年第二期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题目—认证通用基础含解析.doc
- “诚信月”知识问答试题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