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选讲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論語文選 (十六)陽貨 相关人物资料 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阳 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十六)陽貨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譯文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便贈送給孔子一隻熟小豬,想要孔子去拜見他。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往陽貨家拜謝,卻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來,我有話要跟你說。”(孔子走過去。)陽貨說:“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這可以叫做仁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年歲是不等人的。”孔子說:“好吧,我將要去做官了。” 孔子說:“沒有道德修養的偽君子,就是破壞道德的人。” 重点词义 ⒈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 ⒉歸孔子豚:歸,音kuì,贈送。豚,音tún,小豬。贈給孔子一隻熟小豬。 ⒊時其亡:等他外出的時候。 ⒋遇諸塗:塗,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⒌迷其邦:聽任國家迷亂。 ⒍亟:屢次。 ⒎與: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⒏好從事:指喜歡從事於政治 ⒐原,通“願”,忠厚。 相关资料 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我们知道孔子十分重礼,他不喜欢和阳货这样打交道,却因为遵循礼尚往来这样一个礼制而不得不去回拜他。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的“礼”: 来而不往非礼也 释义 表示对别人施加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表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做出友好的反应,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 出处 《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尚往来 释义   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现在简单来看下有关孔子讲礼的小故事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知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 本义:知道 食马者不知。——唐·韩愈《杂说》 引申义 1、“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2、感到,感觉,察觉 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3、赏识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4、知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