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武观光游工程标后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洪武观光游工程标后施工组织设计

总体概述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比选管理办法》。 (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交通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6)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7)《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 (8)《公路交通 HYPERLINK \t _blank 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 (11)《道路交通标志和 HYPERLINK \t _blank 标线》(GB5768-2009); (12)《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13)业主所发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答疑等资料; (14)我公司现有的设备和施工能力及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说明 通过对设计图纸的深入理解和现场实际踏勘,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为施工编制一份指导性的技术文件。 (三)、编制范围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观光车道工程Ⅰ标段(K0+000-K0+475.286)。 (四)、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本公司的技术优势,按本公司技术质量方针: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创无质量通病工程和用户满意工程。 2、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 3、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4、坚持质量第一,全面执行ISO9001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成果的应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 5、加强工程进度的科学性,计划性的管理,合理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的进退场,确保现场文明、整洁及工程的正常施工。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武陵山大裂谷景区观光车道工程Ⅰ标段(K0+000-K0+475.286),公路技术等级为四级,设计速度为10公里/小时,,全长475.286米,路基宽5米,路面宽度4米,其中桥梁3座。路基回填主要采用开挖的土石混合料和旧桥折除的建筑垃圾。面层采用预制20㎝*10㎝*6㎝ C30彩色透水砖面层。基层与面层之间设水稳层。1、2号桥为1跨12.02米混凝土实心板桥。设计荷载为54KN,3号桥为5跨49.96米混凝土实心板桥。本标段最大高差为40米,施工地点距交通主路约4公里,期间路程材料运输完全依靠人工运输。工人居住地点离施工地点约2公里,上下班步行每天需要2小时左右。人工利用系数为0.8。建设内容包括原桥梁折除、路基挖方、路基填筑、C15片石砼、停车坪工程、设置变形缝,新建桥梁3座。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处理。 (二)、工程概述 1. 折除工程: 现场需折除旧桥梁3座,桥下部建筑垃圾约200m3,上部桥面约80m3。建筑垃圾用人工转运至回填点约50米。 2. C15片石砼工程: 本标段C15片石砼约200立方,施工面较长,挡墙厚度较小。 3. 开挖及回填方工程: 本标段挖填方共约3000余方,开挖及回填面小路线长。 4.桥梁工程: 本标段桥梁共3座,分别位于1号桥为K0+131.05、2号桥K0+230.010、3号桥K0+347.440。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下部为重力式桥台。桥台台身为C20片石砼,台冒为C30钢筋混凝土桥台设置SSFB-40型伸缩缝。上部桥面为现浇C40砼钢筋混凝土调平层,PVC管排水。 5.停车场工程: 停车场主要用于会车,其具体位置有施工现场决定。 (三)、地点特征 本工程施工地点特殊,施工现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施工地点在峡谷沟底,比较偏僻。 (四)、施工条件 1、地理环境 本工程施工现场无车道路出入,进出完全靠步行。施工用水、需用水泵在沟底抽,用电、需自备发电机。建筑材料及施工机械均需由人工运入工地。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供货渠道已落实。施工机械、运输工具和劳动力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自行调配平衡,来源已有保证。 2、气候条件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同时易受海洋气候影响。冬暖夏长,夏季炎热少雨,全年基本无霜冻,利于工程施工。 3、施工材料 块石:本工程石料采用现场开采。现场采用空压机钻孔,爆破的方式。充分利用路基开挖的石料,不够的再利用沟底的散石,建立临时砂石场。 砂:采用沟底散石,经爆破解小,然后现场设置打砂机打砂,满足施工用料。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