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市某大厦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了解空调制冷机房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一)工程概况及空调冷负荷 本工程位于××市郊区繁华地带,大厦为一栋综合性的高层建筑,空调冷负荷1.3MW。空调冷源要求冷冻水供水温度7℃,回水温度12 (二)气象资料 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市有关气象参数选取。 (三)能源资料 该工程位于××市郊区繁华地带,动力能源设施完善,动力与照明用电充足,工程设有备用发电设备,自来水、天然气由城市管网供应,自来水压力0.5MPa(表压),天然气压力1500Pa,城市无集中热水和蒸汽供应。 四、设计内容 1.制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选择计算; 2.制冷机房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3.制冷机房系统原理图; 4.制冷机房(包括通风、防排烟系统)平、剖面图。 五、设计步骤 (一)制冷机组型号及台数选择 1.确定制冷机组总制冷量; 2.制冷机组型式选择; 3.确定制冷机组运行工况: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冷冻水进、出口温度; 4.制冷机器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二)冷却水系统设备选择及计算 1.冷却水量计算; 2.冷却塔选择计算; 3.冷却水水泵选择计算。 (三)冷冻水系统设备选择及计算 1.冷冻水流量计算; 2.冷冻水水泵选择计算。 (四)机房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1.机房通风量计算; 2.机房排烟量计算; 3.风管及送、排风(烟)口计算及选择; 4.通风机及排烟风机选择计算。 (五)机房自控及安全保护方案的确定 具体控制仪表、设备、线路不要求,只提出控制方案和采取的措施。 (六)制图 要求绘制1号图纸2张。 1.机房系统原理图 内容应包括制冷机组、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热水系统的原理和流程,可不按比例绘制。图中要求设备以示意图画出立面形状,并注明产品代号,亦可列表编号说明;应表明冷冻水、冷却水系统的输送方式,各种管道、设备、仪表、部件之间的关系;各种管道应标注管径、介质流向及坡度。图纸表示不清楚地方,可加必要的说明内容。 2.机房平、剖面图(包括通风、排烟系统) (1)平、剖面图中的风管用双线,水管用单线。 (2)平面图应按本层平顶以下俯视绘出,剖面图应在其平面图上选择能反映该系统全貌的剖位直立剖面,剖切的视向宜向上或向左。 (3)风管管径或断面尺寸宜标注在风管上方或风管法兰盘外延长的细实线上方。圆形风管用“φ×××”,矩形风管用“×××××××”表示,前面数字应为该视图的投影面尺寸。水管管径标在水管上方,焊接钢管用“DN×××”,无缝钢管用“φ××××××”表示(即外径×壁厚)。 (4)平面图中应包括冷热源及通风、排烟设备的平面布置,设备底座和基础尺寸,各种定位尺寸及距墙尺寸。 (5)平、剖面图中应绘出建筑的轮廓线,标出定位轴线、编号及与机房冷热源系统有关的门、梁、柱等建筑构配件。 (6)剖面图上应注明设备和管道中心(或管底)标高。 (7)平、剖面图中各设备、部件应注明编号,其编号应与系统原理图一致。 (8)如需要,图纸中可加必要的说明内容。 (七)编写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按上述设计步骤编写,还应包括前言、设计题目,设计原始资料,最后要有小结。说明书中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分析及设计草图。 六、时间分配见下表 序号 设计内容 天数 1 熟悉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图纸 0.5天 2 冷热源机组、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选择计算 3.5天 3 机房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1天 4 绘制冷热源机房系统原理图 2天 5 绘制机房平、剖面图 2天 6 整理说明书 1天 合计 10天 七、主要参考资料 [1]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2] GB/T50114-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S]. [3]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 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李建华.制冷工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 吴业正.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 郑贤德.制冷原理与装置[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龙恩深等.冷热源工程[M].第二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9] 彦启森等.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 陆亚俊等.建筑冷热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