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设文字说明(面积修改726水暖)
- PAGE 1 -
1 设 计 总 说 明
概述
1.1.1 项目位置
本工程为“锦泰嘉苑”住宅小区,用地位于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其北侧为学校,东侧为新寺街及民房,南面是北滨河路及河道,西侧为民房。
1.1.2 基地条件
场地位于积石山县城市干道—北滨河路,建设场地地势平坦、宽阔,供水排水、供暖、供电便捷,基础设施完善,以确保本住宅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场地地貌单一,地面无其他建筑构筑物,地质构造特征较简单,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场地和地基稳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1.1.3 工程概况:
本规划根据用地条件,设计包括3栋18层住宅(1#楼~3#楼),其中1#~3#楼临北滨河路二层为商铺。
1.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规划条件通知书
1.2.2、甲方提供的1:500 地形图及消防、规划通过的总平面图。
1.2.3、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委托
1.2.4、建设方与设计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1.2.5、依据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于2011年4月编制的《积石山县锦泰嘉苑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6、国家颁布的各种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设计标准》DB62/25-3011-2002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345-2004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0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80-2008
1.2.6、建设地区市政工程设施资料;
1.2.7、设计合同书。
1.2.8、各专业专项设计依据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
1.2.9、设计基础资料;室外设计气象参数(积石山县)寒冷地区A
北纬35.74°,东经102.85°。
1.2.10、气象水文
该场地地处境内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干燥,夏秋湿润,年降水量467—734毫米。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山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海拔1735—4309米,建筑场地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3kN/m2, 基本雪压为0.4kN/m2,地表有季节性冻土,标准冻土深度为102cm。
1.2.11、抗震烈度7度(0.10g)
1.2.12、工程地质(详见结构说明)。
1.3设计技术准则:
1.3.1、建筑物类别:1﹟~3﹟楼均为二类高层住宅楼。
1.3.2、建筑耐火等级,地下均为一级,1#~3#地上为二级。
1.3.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1.3.4、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
1.3.5、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1.3.6、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3.7、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别:住宅为Ⅰ类,其它为Ⅱ类。
1.4、设计指导原则和设计特点:
1.4.1、设计原则
1.4.1.1、遵循方案批复意见及修改后的使用功能,解决好各种不同功能的人流、车流、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满足城市规划、消防等各方面的要求。
1.4.1.2、合理确定各种参数,杜绝盲目选用各种高标准设备和装修材料,既要考虑一次性投资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期运行的管理成本及效益。
1.4.1.3、增强建筑的科技含量与信息时代特征,积极采用新的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及思想,为本工程智能化创造条件。
1.4.1.4、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1.4.1.5、创造典雅、新颖、大方的建筑形象,争取获得最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