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从定陵玄宫看明代皇家陵寝设计》.docVIP

毕业论文(设计)-《从定陵玄宫看明代皇家陵寝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w 从定陵玄宫看明代皇家陵寝设计 摘要 :2003年7月3日,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明十三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建筑宏伟,具有非常高的 历史 、 科学 和 艺术 价值。本文通过对十三陵中唯一开掘的皇陵——明神宗定陵的地宫布局设计的 研究 ,想简单的探讨一下“事生如事死”的礼制观念和“天人合一”的“道”的观念在古代 中国 陵墓建筑设计特别是明代陵墓建筑中的 影响 。关键词 :定陵 朱翊钧 五室三隧 九重法宫 九宫格坟墓本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在原始 社会 初期,人死了只是随便掩埋而已,甚至有将其弃置不加掩埋的。随着人类社会的 发展 和宗教迷信的产生,对死者的埋葬 问题 ,逐渐发展成一件大事,今天世界上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奴隶主的陵墓。由于我国的历史连绵不断,封建社会的时间很长,历代帝王陵寝几乎遍布青山绿野,难以胜计。它的占地之广,建筑规模之大,达到了惊人程度。我国古代的墓葬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 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特别是帝王级陵墓,因墓主社会地位至尊,以及当时推崇宗法礼治、追求墓葬防盗耐久、讲究风水择吉而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不仅在建筑规模的宏大方面远胜人臣墓葬,而且更富于神秘莫测的特点。因此,古代的帝王陵墓不仅是当时墓葬的最高等级形式,而且也是当时 政治 制度、宫廷礼俗,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一、十三陵——中国的“帝王谷”熟悉世界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是世界著名的皇家陵地,埋葬着古埃及自中王朝以后的60多个法老。殊不知,我国的明十三陵皇家陵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规模、出土文物等等,都不逊色于它,而且在陵园布局设计上更胜一筹。十三陵距北京约50公里,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陵内除葬有十三位皇帝外,还葬有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宫人。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子墓和1座太监墓,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园囿等各式建筑。陵域周围则因山设险,在10个天然山口修建了城垣、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工事。明十三陵的领域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巍巍燕山山脉自西北逶迤而来,在陵域周围形成了天然屏障。环山之内,使洪水冲刷而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曲折东去。绿树浓荫之中,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金碧辉煌,坐落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其中,长陵位于北面正中位置,余陵分列左右。整体布局庄严和谐,宾主分明,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肃穆幽雅。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四、五百年了,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 旅游 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至2003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二、“五室三隧”的定陵玄宫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向世人开放地宫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次主动发掘的皇帝陵。1955年10月,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部长茅盾、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以及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等人联名上书国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长陵。中国考古巨匠夏鼐先生明确表示反对,他与当时的文物局局长、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郑振铎一起陈述利弊,后来经过激烈的商讨和实地勘察,国务院决定以定陵为试点进行发掘而放弃长陵的发掘计划。 目前 ,由于 科技 方面的原因,对十三陵各皇陵地宫的发掘问题只能是推迟,待有足够的文物现场保护能力之时再作决定。因此,对十三陵地宫的研究只能先从定陵着手。定陵是明代后期万历皇帝的陵墓,修建于1584年,历时6年,耗银800万两才建成,30年后孝端王皇后和万历皇帝先后埋葬进定陵的地宫里。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史称明神宗,十岁登基,次年改元万历。万历四十八年(1629年)七月二十一日崩逝于崇德殿,享年五十八岁,十月三日葬于定陵,是明代享国最久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之君。在民间,在百姓中,皇陵因为其墓主人身份至尊的原因,往往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皇陵中的地宫更是一块遥不可及的禁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凭借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地宫更成了探险者们的乐园,有着数不尽的珠宝和难以预知的恐惧。据传说,当年夏鼐先生领导的考古小组在发掘定陵之时,就有一“神秘人物”在现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