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质检】福建省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质检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福建省质检】福建省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质检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质检】福建省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质检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4年福建省质检]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1.人体血浆中的某些补体(蛋白质)可以侵入人体的多种细菌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大量离子和水通过孔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菌,导致细菌涨破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细菌的死亡方式属于细胞凋亡 B.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上述补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离子通过孔道进入细菌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上述细菌的死亡是大量离子和水通过孔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菌,导致细菌涨破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故A错;上述免疫过程无B细胞参与,也无效应T细胞参与,一定不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错;上述补体是人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故C正确;离子通过孔道进入细菌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的,属于被动运输,故D错。 答案:C 2.右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 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 a=b+c+e C.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 D.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 解析: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就有利于更多的碳元素转移到乙,a表示碳元素转移量,故A正确;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应为a=b+c+e+自身积累量,故B错;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均为生产者,而丙中的生物无生产者,故C错;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故D错。 答案:A 3.在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相关酶作用下,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TTC不能使其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B.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H] C.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 D.有氧条件下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 解析:显色剂TTC能使野生型酵母菌呈红色,而不能使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呈红色,所以可用TTC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故A正确;显色剂TTC不能使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呈红色是因为该细菌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而不是不产生[H],其仍可通有无氧呼吸产生[H],故B错;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相关酶,可进行有氧呼吸,丙酮酸是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氧的参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故C正确;有氧条件下野生型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它们细胞呼吸产物不同,故D正确。 答案:B 4.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其侵染肝细胞 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过程②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过程③所需的tRNA和氨基酸来自肝细胞 D.过程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过程①前后相比,病毒外多了一层膜结构,这层膜结构应来源于肝细胞细胞膜,过程①类似于胞吞,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故A正确;过程②是RNA复制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参与,DNA聚合酶用于DNA复制,故B错;过程③是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氨基酸,其自身只有R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所以翻译过程所需原料只能来自肝细胞,故C正确;过程②是RNA复制过,RNA上的碱基与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上的碱基互补配对,③是翻译过程:mRNA上的碱基与tRNA上组成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故D正确。 答案:B 5.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D.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 解析: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用低温处理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已减半,只有24条),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成的个体(染色体数目又加倍,又恢复为48条,二倍体),其与原来的团头鲂都是二倍体,48条染色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新培育的团头鲂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48条,故A、B均错;团头鲂共48条染色体,不同的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形成的次级母细胞基因有可能不同,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样,新培育的团头鲂应全为纯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