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6、《最后的姿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文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涵,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文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涵,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情感调动学生情绪:
1、课件播放地震片断。
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零4秒,这是一个让世人难忘,让国人泣血的时刻,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顷刻间把四川人民拉入了地狱的深渊,同样是2008年5月12日14时零4秒,一个又一个撼人心魄的英雄故事重重上演。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近谭千秋老师,一起去解读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板题)
二、深入文意,细节品味人物品质
(一)、文中所说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找一找读一读。(课件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齐读。
(二)、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品质
地震来临时是一种怎样的状况,谭千秋老师又是在一个怎样的境况下,奏出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绝响?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4、5自然段,找出写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找一找,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
(1)、语言:(课件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课件出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A:学生交流感受。
B:指导朗读。
(2)、动作:“拉、撑、护”
即便这样,死神还在向他们逼近,还有4个孩子冲不出去了!谭老师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第五、六自然段)
A:学生交流感受。
B:(课件中,“拉、撑、护”变红)从谭老师的动作中,你读出了什么?
(拉:在楼房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没有选择躲避,而是在死神面前拉回了四条活生生的生命。
撑:1)要撑住是什么?撑在课桌上的双手,是想为课桌底下的四个孩子承担、担负来自屋顶的瓦砾和楼板;
?2)是在危难中,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3)是想用自己的双肩和身体,担负起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护:这是一般的护吗?关注这种“护”的特殊性(用生命护生命,用生命换生命);护住的,是一个老师一如既往地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C:此时此刻,这三个字在你眼中,还仅仅只是三个动作吗?它更是(谭老师对学生的爱,谭老师的舍生忘死,谭老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D:“拉、撑、护”就是一次殊死的战斗,引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立即
“拉、撑、护”就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引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立即
“拉、撑、护”就是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对喾一无尽的关爱与责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立即
3、教师小结: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在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在灾难来临的瞬间,一双大手拉回了四个孩子,一个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一条生命呵护了四个生命。
(三)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1、在第二部分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有很深的感触?谈一谈吧。
生交流。
2、“天空阴沉沉的。”等这些环境和场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侧面描述感受人物特点
5月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救援人员被震撼了,学生、老师被震撼了(课件出示:7、8、9自然段相关文字)
1、默读三段文字,哪些句子叫你心存感动?谈谈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
2、相机指导朗读。
3、这三个人的话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4、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谭老师的特点,以使其形象鲜明突出,这就是侧面描写。大家在以后的习作中可以借鉴此写法,以增强你文章的感染力。
(五)、联系课题,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
1、在灾难来临的时刻,许许多多的老师,也用自己对学生的爱与责任,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
幻灯播放相关老师的介绍--
这些大部分只有二三十岁的年轻老师,他们或留下了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或留下了自己白发苍苍的母亲,
顺势呈现:--在那生与死的瞬间,他们选择了同一个姿势--紧紧拥抱着他们深爱的学生。
2、课件出示: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图片和文字:“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们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请大家认真看图,你觉得从他们最后的姿势中,你看懂了什么?
(从他们最后的姿势中,我看懂了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与爱,看懂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呵护学生,无怨无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3.1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3.2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3.3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4.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4.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课件.ppt
- 英语新导学同步译林必修五通用版课件:Unit 1 Period One.pptx
-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docx
-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船长》.docx
-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docx
-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轮椅上的霍金》.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