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地区冬季植物景观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地地区冬季植物景观研究

寒地地区冬季植物景观研究   摘要:我国的寒地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其具体范围也就是包括中国的东北三省、内蒙、华北的京津唐地区和西北、西南部分地区,属于我国相对纬度较高和相对海拔较高的地域。寒地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拥有的特殊气候条件,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植物景观资源,本文探讨如何运用植物资源表达寒地景观的地域性,并积极研究克服寒冷气候劣势的设计策略,创造更宜人的寒地景观环境。   关键词:寒地地区冬季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寒地地区的气候特征   寒地地区最基本的特征是其气候特征。对于寒地地区来说,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主要出现在冬季,冬季在人们眼中是和冰雪、冷风、严寒、阴暗等联系在一起的。归纳起来,寒地城市的冬季气候大致应包含有五个特征:   (1)温度一般低于0℃;   (2)降水经常以雪的形式;   (3)白昼及日照时间短;   (4)以上三个特征较长的持续时间;   (5)季节的明显变换。   2.寒地地区的植物资源   我国寒地区域地处温带、寒温带,属中纬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我国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全年温差较大。就东北平原地区而言,土壤主要是富含丰富有机质的肥沃黑色土壤。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特决定了植物品种具有浓厚的自然特点。   2.1常绿树   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叫常绿树。   常绿树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多,迎霜雪而傲立的松柏历来就是我国北方园林植物配置的特色之一。在园林中应用,弥补了草本地被植物冬季枯黄的缺点。寒地地区常见的常绿树,如圆柏、油松、白皮松、东北红豆杉、沙地柏、大叶黄杨等。   2.2落叶树   每年到了生长期末叶子全部脱落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叫落叶树。落叶树种在冬季景观的塑造上占有主导地位,它们具有丰富的冬态景观。寒地地区常见的落叶树,如银白杨、银杏、刺槐、龙爪槐、旱柳、龙爪柳、白桦、榆树、桑树、火炬树、元宝枫、梓树、合欢等;寒地常见的落叶灌木,如紫叶李、榆叶梅、丁香、毛刺槐、红瑞木等。   2.3宿根花卉   寒地地区有丰富的花卉品种,但宿根花卉因其多生长强健、适应性强、抗热、抗旱、纳寒、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表现突出的优点日益在寒地地区园林绿化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发挥重要的作用。   宿根花卉,一般是在春季发芽生长,夏秋季开花结实,冬季地上部分干枯,地下部分则进入休眠,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又重复前一年的生命历程。由于不同宿根花卉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上要遵循“适地适花”原则,根据宿根花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寒地常见的宿根花卉,如芍药、萱草、玉簪、景天、鸢尾等。   2.4草坪   草坪种植主要选用冷季型草坪草,耐寒力强、绿期长、色泽浓绿,如早熟禾属、羊茅属、黑麦草属、霭股颖属等,多采用混播形式。   3.寒地地区的冬季植物景观表现   植物景观是构成寒地景观的基本要素,最典型的特征是季相分明,春花、夏叶、秋果、冬态各具观赏特色,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茂密,树大荫浓;秋季果实累累、叶色绚丽多彩;冬季青松翠柏,英姿挺拔,这使得植物在寒地景观环境中成为最富于变化的景观因素,展示着寒地四季变化的地域性特征。   3.1色彩表现   色彩设计对于冬季寒冷漫长的寒地尤显重要,优秀的色彩设计可转化不利的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恐惧,增多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强对严寒心理认同感。   冬季及春初绿树都处于休眠期,显得万物凋零,常绿树正好可以填补这一时期植物景观贫乏的空白。陈毅有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而直”,在冬季,尤其是雪后,高大的常绿树与红瑞木、白桦等观枝、观干的阔叶树组合,形成以白色为基调,点缀以绿、红、淡黄显得格外雅致;在雪的重压下,低垂的松枝与白桦指向天际的枝条则形成鲜明的对比,颇有一种空灵的韵味;而在初春时节,常绿新叶与老叶结合,能够成为春季先花后叶植物的背景,如榆叶梅、连翘组合,能够调节春季景观颜色较浅、较干涩的视觉感受。   3.2造型表现   在冬季,若常绿针叶树运用过多,易产生抑郁、阴冷之感,设计中应该注意控制常绿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的比例。所以寒地景观设计要充分挖掘落叶树的冬态美,在冰雪环境中突出其观赏特性,创造我国北方园林冬季的植物景观特色。落叶树的冬态景观在冬季景观塑造中占主导地位,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它的树形。   根据枝条张开程度的不同,树木分为直立型和张开型。在冰雪环境下,枝条张开型树木表现出更好的观赏价值。而在枝条开张型的树木中,单轴分枝的树木,如银杏、水杉、金钱松、等主干笔直、枝序分明的树木,在落叶状态下愈显其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