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第10吸光光度法a
美国Beckman Coulter 要 点 1、Plank 条件 2、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基础。 3、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吸光定律 c:mol / L 摩尔吸光系数, L · mol –1 · cm -1 K ? ? c:g / L K ? a 吸光系数, L · g –1 · cm -1 §3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3.1 显色反应 3.2 显色条件的选择 3.3 测量波长和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3.4 参比溶液的选择 3.5 标准曲线的制作 3.1 显色反应 待测物质本身有较深的颜色,直接测定;待测物质是无色或很浅的颜色,需要选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离子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再进行测定,此反应称为显色反应,所用的试剂称为显色剂(color reagent)。 按显色反应的类型来分,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两大类,而络合反应是最主要的。 (1) 选择性要好,干扰少,或干扰容易消除。 (2)灵敏度要高,一般要求有色物质的ε应大于104 。 (3)对比度要大。即如果显色剂有颜色,则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差别要大,一般要求??max在60nm以上。 (4)有色化合物的组成要恒定,化学性质要稳定,至少保证在测量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基本恒定。 一、对显色反应要求 M(被测组分)+R(显色剂) =MR(有色络合物) 二、显色剂 (1)无机显色剂: 许多无机试剂能与金属离子起显色反应,如Cu2+与氨水形成深蓝色的络离子Cu(NH4)42+,SCN-与Fe3+形成红色的络合物Fe(SCN)2+或Fe(SCN)63-等。但是多数无机显色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不高,其中性能较好,目前还有实用价值的有硫氰酸盐、钼酸铵、氨水和过氧化氢等。 (2)有机显色剂:许多有机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的金属螯合物(具有环状结构的络合物)。 显色剂中的生色团和助色团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凡是包含有共轭双键的基团如—N=N—、—N=O、对醌基、=C=O、=C=S等,一般都具有颜色,原因是这些基团中的л电子被光激发时,只需要较小的能量,能吸收波长大于200nm的光,因此,称这些基团为生色团; 某些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如胺基—NH2,RHN—,R2N—(具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羟基-OH(具有两对末共用电子对),以及卤代基—F,—Cl,—Br,—I等,它们与生色基团上的不饱和键互相作用,引起永久性的电荷移动,从而减小了分子的活化能促使试剂对光的最大吸收“红移” (向长波方向移动),使试剂颜色加深, ε增大,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有机显色剂示例 A 磺基水杨酸 OO型螯合剂,可与很多高价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主要用于测Fe3+。 B 丁二酮肟 NN型螯合显色剂,用于测定Ni2+。 C 1,10-邻二氮菲 NN型螯合显色剂,测微量Fe2+。 D 二苯硫腙 含S显色剂,萃取光度测定Cu2+,Pb2+,Zn2+,Cd2+,Hg2+等。 E 偶氮胂Ⅲ(铀试剂Ⅲ) 偶氮类螯合剂,强酸性溶液中测Th(Ⅳ),Zr(Ⅳ),U(Ⅳ)等;在弱酸性溶液中测稀土金属离子。 F 铬天青S 三苯甲烷类显色剂,测定Al3+。 G 结晶紫 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测定Tl3+。 三、多元络合物 多元络合物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组分所形成的络合物。 * 三元混配络合物 金属离子与一种络合剂形成未饱和络合物,然后与另一种络合剂结合,形成三元混合配位络合物,简称三元混配络合物。 *离子缔合物 金属离子先与络合剂生成络阴离子或络阳离子,再与带反电荷的离子生成离子缔合物。主要用于萃取光度法。 * 金属离子-络合剂-表面活性剂体系 金属离子与显色剂反应时,加入某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胶束化合物,它们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 ε增大,而测定的灵敏度显著提高。 * 杂多酸 溶液在酸性的条件下,过量的钼酸盐与磷酸盐、硅酸盐、砷酸盐等含氧的阴离子作用生成杂多酸,作为吸光光度法测定相应的磷、硅、砷等元素的基础。 3.2 显色条件的选择 实验条件包括: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试剂加入顺序,显色时间,显色温度,有机络合物的稳定性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等。 (1)溶液的酸度 M+HR=MR+H+ * 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和颜色 * 影响被测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 * 影响络合物的组成 * 由pH与吸光度关系曲线确定pH范围。 (2)显色剂的用量 M(被测组分)+R(显色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泡沫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47页).pptx VIP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一等奖:从“心”擦亮星星的光.docx VIP
- (高清版)-B-T 41932-2022 塑料 断裂韧性(GIC和KIC)的测定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法.pdf VIP
- 上海牛津英语5B知识点汇总.docx VIP
- 华为交换机配置教程(从入门开始)-华为交换机详细教程.pdf VIP
- 机械创新设计第七章 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 .ppt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ppt VIP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docx
- 发改价格〔〕670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