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信息传递-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RNA聚合酶的几个知识点: 只有全酶才能在正确位置起始转录。核心酶能在DNA模板上合成RNA,但不能在正确位置起始转录。 σ因子仅能保证细菌RNA聚合酶稳定地结合到启动子上,它通常在RNA链合成8~9个碱基后释放。 RNA链的延伸图解 E.coli trp 操纵子终止位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 RNA合成过程 原核细胞mRNA的结构特点 原核生物中rRNA前体的加工 (1) 双链DNA分子以单链为模板; (2) 不需引物; (3) 底物是5`-核苷三磷酸(NTP); (4) 前一个碱基的 3`-OH和后一个碱基的 5`-P反应,形成磷酸二酯键,RNA链延伸; (5) RNA碱基顺序由模板DNA顺序决定; (6) RNA合成方向是从5`→3`,新生RNA与模板DNA链呈反向平行;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原核生物mRNA: (1) 许多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 (2) 5`端无帽子结构; (3) 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A)。 真核生物mRNA结构特征 : 转录始于核苷三磷酸(经常是A或G)。 初始序列: 5`pppA/GpNpNpNp… 加工后: GpppA/GpNpNpNpNp… 5` 5` 5`-5` Gppp+pppGpNpNp… GpppGpNpNp…+PP+P 帽子结构 高等真核生物(不包括酵母)的mRNA的共同特征:poly(A)添加位点上游11-30个核苷酸区域内存在高度保守的AAAAAA序列。 真核细胞mRNA的结构特点 (4) 真核生物mRNA中常含有内含子 原核生物mRNA与真核生物mRNA结构比较 转录翻译发生的区域化部位 细菌mRNA: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单一细胞区域化部位;其转录、翻译、降解间隔时间很短或同时进行。 真核生物mRNA:合成与成熟完全在细胞核内发生,而翻译在细胞质中完成;其转录、翻译、降解三者间间隔时间较长。 生命周期 原核生物mRNA寿命较短,通常只能翻译几分钟; 真核生物mRNA寿命较长,可持续翻译几小时。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机制的差别 2)增强子(enhancer): 能显著提高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类顺式调控元件。 其核心序列常为8-12bp;是一种远端控制元件,又称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or sequence,UAS) 启动子与增强子的作用特点 启动子的作用特点: ①一个基因可同时拥有一个及以上启动子 ②启动子位置不定,一般在转录起始点上游。 ③可与增强子共同控制转录起始和强度。 ④发挥功能时除需RNA聚合酶外,还需转录调控因子与启动子区各种调控元件相互作用 帽子结构 酵母酪氨酸tRNA前体的加工 3)沉默子(silencer) 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沉默子的DNA序列被调控蛋白结合后阻断了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或活化,使基因表达活性关闭。 指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控制其他基因的表达。 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R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 2.反式作用因子 真核生物有3类RNA聚合酶和3类启动子,分别各有一套转录因子。 RNA聚合酶Ⅱ的转录因子通常在20个以上,通式为TF ⅡX,“X”表示因子类别。 真核生物RNA-pol不与DNA分子直接结合,而需依靠众多的转录因子。 参与RNA-polⅡ转录的TFⅡ 表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 分子量(kD) 功能 TBP 30 与TATA盒结合 TFⅡ-B 33 介导RNA聚合酶Ⅱ的结合 TFⅡ-F 30,74 解旋酶 TFⅡ-E 34,37 ATP酶 TFⅡ-H 62,89 解旋酶 TFⅡ-A 12,19,35 稳定TFⅡ-D的结合 TFⅡ-I 120 促进TFⅡ-D的结合 1)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 的装配及转录起始: 基本上与原核生物相似,也是先形成封闭复合物,再转变为开放复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完成起始阶段后,模板还必须进一步解螺旋。(参见教材P40) 3.转录过程 以前认为与TATA盒结合的蛋白因子是TFⅡ-D,后来发现TFⅡ-D实际包括两类成分: TB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GJ 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pdf VIP
- “正大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MC2000系列个人电子剂量计中文用户手册.pdf VIP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标准》2014.pdf VIP
- OPT奥普特 Smart3智能视觉系统用户手册.pdf VIP
- 战略屋策略体系roadmapPPT模板.pptx VIP
- 巴戟天原料质量标准以及检验操作规程.docx VIP
- 党的纪律与规矩教育 - 党课课件.ppt VIP
-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