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及科学防治措施
油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及科学防治措施
信丰县林业局 江西赣州 341600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油茶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本文对油茶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做了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词:油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科学防治
1、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为常绿树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海拔500m以下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在山区谷地宽度不足50m的两侧山坡不宜造林。为便于经营管理,造林地宜相对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质的地区,油茶生长不良,忌选为油茶造林地。
1.1 实木苗培育。
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年~2年,以裸根苗出圃。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圃地宜选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5.5~6.5的沙质壤土为宜。油茶不宜在高湿排水不良、黏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碎作畦。冬播则要防鼠害。春播前25天浸种2天~3天,沙床催芽18天~22天,然后播于圃地。油茶以条状点播,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为宜。每亩播种约20000粒,覆土厚1.5厘米~2.0厘米,稍加镇压。苗高10厘米左右施速效氮肥(0.5‰)一次,当长出3片~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厘米~15厘米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然后再施复合肥(1‰)一次。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用1‰托布津防治炭疽病。注意松土锄草,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一年生苗高达30厘米,根茎粗0.25厘米~0.3厘米,一级苗数量每亩可达9000株~11000株。
1.2整地。
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全垦整地适用小于15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造林目的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60株~120株左右。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值得提倡。
1.3苗木栽植。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厘米~1.5厘米为宜。
1.4抚育管理。
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杂草与幼苗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次~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为了确保幼林的早实丰产,应适当施肥。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2、病虫害的防治
2.1油茶的主要病虫害
危害油茶的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烟煤病、油茶叶肿病、油茶毛毡病、油茶疮痂病、油茶根癌、油茶半边疯等。主要虫害有油茶尺蠖、油茶毒蛾、油茶象鼻虫、油茶蛀茎虫、油茶叶蜂、茶天牛、茶籽象甲、粉白金龟子等。油茶病虫害普遍,若任其发展,将造成大量花蕾、果实、叶片的脱落和干枯,甚至全株枯死,造成油茶低产。
2.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防治油茶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操作方便,效果迅速、明显,因此,在生产中仍大量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害虫的取食方式和特点选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如在防治食叶害虫时常使用喷雾法;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螨类、介壳虫等时常采用内吸性药剂喷杀若虫或涂树干或涂主枝法;在防治果实害虫和蛀干害虫如茶籽象甲、天牛等时,采用持效期长的新型触破式微胶囊剂―“绿色威雷”喷杀。在防治需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时,采用药物处理土壤的方法杀死害虫等。
2.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人工防治、灯光诱杀等。人工防治虫害的主要方法有:组织群众直接捕杀油茶尺蠖等害虫的虫蛹、幼虫、成虫;剪除卵块、虫茧;利用金龟子、叶蜂、尺蠖、叶甲等的假死性,用采集伞或塑料布摊在树下,摇落幼虫,进行人工捕杀;结合冬季垦复,消灭越冬害虫。人工防治病害的主要方法有:适度整枝,保证林地通风透光;剪除病枝、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