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价值理念及其实现.docVIP

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价值理念及其实现.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价值理念及其实现

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价值理念及其实现   (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相对于用工者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其与用工者在订立与履行劳动契约过程中,实质上是以法律的形式平等掩盖了双方的实际不平等地位。这就要求现代劳动法应以约束和规范用工者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价值取向,要在法律上形成劳动基准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劳动监察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衡平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当代中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而言,同样需要我们做到劳动立法、司法与执法工作并举,形成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机制。   关键词:劳动法;劳动契约;劳动基准制度;劳动监察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7      劳动法的产生,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将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工群体的利益要求和基本权利予以明确并加以保护,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法治发展。劳动法要真正起到衡平劳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劳工基本权益的作用,就必须既要在劳动用工关系中强制实施劳动基准制度,更要形成强有力的劳动监察执法制度。以此维护劳动法制权威,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和谐社会之真正实现。      一、 衡平劳动合同双方的利益:现代?だ投?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劳动法向有“小宪法”之美誉。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法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现代劳动立法的价值取向,学者们却是见仁见智,难有定论。比如有学者认为,劳动法就是劳权维护法,其立法出发点就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注:该学术观点的代表人物为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他认为劳权保障是劳动法律的最本质和最基本的要求。他在其专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中系统阐述了这一观点。]也有学者认为,劳动法应当是平衡劳资双方关系的法律部门,对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应保护[注:该学术观点的代表人物为华东政法学院董保华教授,尽管他在1997年前也认为劳动法就是以保护劳动者为己任的法律部门(参见董保华编著:《“劳工神圣”的卫士――劳动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但此后一直持劳动法应为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观点。他在其专著《劳动法原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劳动法论》(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1999年版)等著作中均表明了这一观点。]。另有学者认为,劳动法在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过程中,应对劳动者实行倾斜保护[注:浙江大学法学院许建宇副教授较早提出这一学术观点,而该观点目前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同。]学术界对劳动立法价值的定位不清,使得实务部门在制定规章和实施法律过程中呈左右摇摆的姿态。比如劳动部所制定的相关劳动行政规章,就表现为时而完全站在劳动者一边,时而又完全偏向劳动用工者一方[注:④应当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大部分行政规章是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的,但也经常出现完全站在劳动用工单位一边的“反向”立法。比如劳办发[1995]324号文要求劳动者对用工单位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就属于此类。]甚至连劳动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一度也模糊不清(注:比如劳动部于1993年8月制定的《劳动监察规定》(劳部发[1993]167号)就将劳动者与用工单位都作为劳动监察对象。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则明确规定仅将用工单位作为劳动监察对象。)   如果单纯从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进程来看,劳动法毫无疑问是与劳动者保护问题紧密相联的。劳动法在近现代西方国家之所以得以产生,就在于资本在其逐利本性的内在动力和应对外在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对劳动者采取了极为残酷的剥削政策。而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剥削采取了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这使得资本家更“象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1]294295。其结果不仅使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一天比一天更带有威胁性地高涨着的工人运动”,而且这种对劳工阶层过度“盲目的掠夺”,也“使国家的生命力遭到根本的摧残”[1]267,甚至导致英国政府因国民身体素质普遍很差而无法征集到健康的兵员。随着资本主义政权的逐步稳固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伴随着现代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观念呼声的日渐强烈,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以及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劳动法应运而生。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后,更是不断以劳工人权保护要求和现代道德文明观念为指导,以颁布建议书和国际公约形式,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劳动立法模本。   我国的劳动立法与西方国家的劳动法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工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