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学科中专业定位及相关思考.docVIP

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学科中专业定位及相关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学科中专业定位及相关思考

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学科中专业定位及相关思考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在我国内地得到了强劲的发展。90年代初,流行音乐仍然保持着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但是到了90年代末,流行音乐逐渐进入低迷期。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音乐的发展,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草根”时代,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关于流行音乐是否可以在高校音乐学科中设立并发展,也成为音乐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文章试就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学科建设中的专业定位等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校音乐 学科建设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写出了《毛毛雨》一歌,之后他还创作了诸如《桃花江》《特别快车》和《妹妹我爱你》等通俗歌曲。因此,有人认为,正是《毛毛雨》以“呼风唤雨”之势把流行歌曲这一题材引入近现代中国乐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与严肃音乐和民族音乐有所区分,当时把流行音乐称之为“轻音乐”。流行音乐在中国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欧美流行音乐的大量涌入,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得到了长足发展。从邓丽君、罗大佑到谭咏麟、童安格,从刘德华、张学友到周杰伦、王力宏,这些港台地区的歌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不同时期的歌迷。而在内地,从20世纪80年代李谷一的《难忘今宵》、徐小明的《军港之夜》、杭天琪的《黄土高坡》、刘欢的《便衣警察》,到90年代韦唯的《爱的奉献》、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蔡国庆的《同一首歌》、谢晓东的《中国娃》、毛宁的《涛声依旧》、李春波的《一封家书》、王菲的《相约98》等,这些歌传唱了大江南北,传进了寻常百姓人家,成为老百姓常常哼唱的曲调,同时,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1年,雪村的《东北人的小菜馆》开辟了网络音乐时代。2003年中国移动开设的彩铃增值服务,使得网络的传播给流行音乐带来了新转机。2005年被中国人称之为“中国数字音乐年”,这种数字音乐时代的来临让我们与西方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例如,北京鸟人音乐公司的《两只蝴蝶》,在当年网络上获得的下载次数不少于五千万次,而这种网络下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流行音乐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时,它给人们带来了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至于目前流行音乐的现状,有人将其归纳为“三不”特征,即“不好听”“不感人”“不真诚”。现在,像前苏联的革命歌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东方红》、八九十年代港台地区歌曲、90年代内地流行音乐等诸如此类的音乐,成为了经典回顾。而当下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偏向于低龄化,音乐旋律的口语化、节奏的快速化、内容的枯燥化、配器的尖锐化等音乐元素,成为一些青少年的最爱。相反,旋律优美抒情化、内容真诚感人的音乐作品却越来越少。因此,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草根”①音乐时代的到来。这种快餐式文化是科技进步和信息市场化的后遗症,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们对优良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的呼唤,例如,希望创作出更多动听、感人、真诚的音乐作品,而不仅是今天流行、明天就销声匿迹的作品。   同时,这种“草根”音乐时代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著作权侵犯以及制作与传播上人才的短缺,甚至与此相关的产业链等问题,在行业的建设上主要是面临制作人和商业人两大环节培养与合作的问题,这两个环节的重点则放在作品的创作和人才的培养方面。      二、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与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的最佳场所应当是学校。因此,加强流行音乐的教育刻不容缓,市场需要大量的流行音乐复合型人才,使得教育成为流行音乐产业中的重要支持。   由于考生增多和高校扩招,以及流行音乐自身的迅猛发展等因素,近一二十年来,在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中开设流行音乐专业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民间办学。例如,1993年开设流行音乐专业的院校有沈阳音乐学院和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1994年中央音乐学院也开设了这一专业,接着就是南京艺术学院(1998年)、西安音乐学院(2000年)、四川音乐学院(2001年)、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等,相继开设了流行音乐专业。然而与市场需求比较起来,这些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流行音乐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这就让许多音乐艺术院校面临着流行音乐专业是否应该开设的问题。   目前,从全国大多数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的开设以及教学模式来分析,例如,从乐理、和声以及曲式分析等基本课程来看,大多还是以西方传统理论知识为主;从声乐教学方面看,则以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为主;从器乐演奏教学方面来看,尤其是钢琴教学,基本上是西方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例如,从斯卡拉蒂、巴赫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再到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诸类作曲家的作品。透过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