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原因及应对措施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 要: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体浑浊的情况。水体浑浊容易造成水草腐烂、水体溶氧偏低等不利影响,影响河蟹的正常摄食和生长。该文介绍了水体浑浊的危害,列举了引起水体浑浊的常见原因(枝角类或桡足类过多、投喂不足、野杂鱼过多、阴雨天气、人为操作等),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应对水体浑浊时的建议。
关键词:河蟹;水体浑浊;水草;野杂鱼;蓝藻
中图分类号 S96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122-0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属于名贵淡水养殖品种,现已广泛养殖于湖北、江苏、安徽、辽宁等地。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比四大家鱼高,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求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在较低的范围内,水体肥度适中、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然而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体浑浊的现象,在水体中悬浮大量的残饵、粪便、泥沙、有机物等颗粒,使水体透明度大大降低。引起水体浑浊的原因有很多,有时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但有时池塘水体浑浊会持续较长时间,长时间的水体浑浊会对河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
1 水体浑浊的危害
1.1 水草易腐烂 水草为河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尤其在河蟹蜕壳期间至关重要。水草同时也是河蟹的适口饵料,另外水草具有稳定、净化水体和底质的作用。因此水草对于河蟹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河蟹成活率、提高河蟹产量的关键。
水草的种类有很多(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菹草、水花生等),大部分种类都要求水体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否则会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草的生长。长时间水体浑浊的池塘,极易出现水草腐烂,败坏水质。而且这种池塘很多都是黑臭底质,氨氮等有害物质超标,影响河蟹的正常摄食和生长。
1.2 水体溶氧水平不高 藻类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溶解氧最重要的来源,水体透明度偏低时,藻类接收到的可见光大量减少,会影响到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藻类产生的氧气大大减少。因此池塘的溶氧水平大为降低,这势必会减慢有害物质的转化速度,影响河蟹的摄食,并提高了饵料系数。
1.3 水难肥 浑浊水体中悬浮了大量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当进行施肥时,肥料一部分被藻类吸收利用,另外很多则是被悬浮颗粒吸附,影响了藻类的繁殖,降低了施肥效果。被吸附的肥料随着颗粒沉到池底后,容易败坏水质,消耗池底溶氧。
2 水体浑浊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现将笔者在做技术服务期间碰到的水体浑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2.1 蟹苗放养密度过大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河蟹的暂养期间,独立的暂养塘或者围网隔开的暂养环沟(回形沟),很多都存在蟹苗放养密度偏大的情况。放养密度大的塘往往比周边的池塘水体浑浊。有些养殖户暂养塘面积小,或者是蟹苗除了供自家大塘使用外还售出一部分,出现了放养密度大的情况。
应对措施:对于放养密度大的蟹塘,使用净水产品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体浑浊的程度。但由于河蟹的数量多,在底层活动,会翻起大量泥沙。单纯使用净水产品不可能根治此种水混情况,需要做的就是在河蟹暂养期间,投喂充足的饵料,尽可能减少河蟹互相残食的情况,保障蟹苗的成活率。待蟹苗达到合适规格转塘后,水体的浑浊情况自然就会改善。
2.2 枝角类、桡足类过多 此类池塘的水体呈现白浊色,观察塘边水体可以看到明显的奶白色,塘中水体鲜有绿色,用透明杯子在塘边取水置于阳光下观察,肉眼即可看到很多的枝角类、桡足类。白浊的原因是枝角类、桡足类大量繁殖,摄食掉水体大量的藻类,水体缺氧,水体中大量虫体、泥沙和有机物等混合呈现出了白浊水色。
应对措施:(1)杀虫:避开河蟹蜕壳高峰期,在清晨和傍晚沿边泼洒伊维菌素,杀灭枝角类、桡足类。(2)解毒:次日,全池泼洒有机酸,解除水体毒素。(3)肥水:间隔一天,使用无机肥或有机肥进行肥水,促进藻类大量繁殖。有条件的,在肥水前引入富含藻种的外源水。(4)改底:笔者碰到很多白浊水的池塘氨氮普遍偏高,原因是持续的藻类匮乏,水体溶氧水平一直偏低,有害物质转化慢,造成氨氮等有害物质积累直至超标。针对这类池塘,建议使用过硫酸氢钾或季?l盐类产品,氧化降解氨氮等有害物质,改善水质和底质。
2.3 水草种植面积小 水草具有稳定和净化水体的作用,由于水草的阻挡作用,适宜密度的水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的流动性,减少水体搅动翻起的泥沙量,降低水体的浑浊程度。但如果水草的种植量较少,各种原因造成水体流动,势必会大量泥沙翻起,造成水体浑浊。另外充足的水草,为河蟹提供了栖息、隐藏的环境,河蟹的打洞和活动能相应减少,减少了河蟹因活动搅起的泥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体浑浊。另外,水体较浅的池塘也易出现水混的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