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 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VIP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 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 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

PAGE PAGE 1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故B项正确。 答案:B 2.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巴黎圣母院》是其著作之一,与这部著作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B.利用了强烈的对比 C.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灵的赞美 D.反映了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的黑暗 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后。 答案:D 3.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  ) 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D.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真实地反映了法国社会生活。 答案:D 4.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下列文学流派符合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古典主义文学 B.启蒙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现实主义文学 解析:由“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可以判断出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D 5.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部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 C.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解析:《茶馆》是现实主义话剧,《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两者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所以选C项。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材料二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材料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文学流派力图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怎样的文学特征? (2)材料二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该流派有何特点? (3)你知道材料三中名言的出处吗?该作品代表了哪一地区的文学成就?名言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特征: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流派:现实主义。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出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表: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人生态度:乐观进取、拼搏向上,人生目标明确。 [基础巩固] 1.一位英国诗人在诗作中写道:“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句,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答案:A 2.“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邈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 答案:B 3.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