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狷介才子汤鹏
汤鹏(1800-1844年),字海秋,自号浮邱子,人称汤益阳,清代益阳县沙头(今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犹以博闻强记和才思敏捷著称。“九岁能属文,乡里称神童”(《汤氏五修族谱》)。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
孤傲诤臣
清道光三年(1823年),汤鹏考取进士,步入仕途。初任礼部主事,因文章“震烁奇特”,被目为奇才,不久选为军机章京,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郎,再升山东道监察御史。后因宦海沉浮,出任过四川司郎中、陕甘正考官、记名知府等闲官。
在军机章京任内,他得见天下奏章,又有户部历练,熟悉官场内幕,乃意气蹈厉,谓天下之事无不可为者,曾写下“肩倚一世”四字以明志,以天下为己任,欲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汤鹏志向远大,才华横溢,兼与炙手可热的权贵汪廷珍、穆彰阿有师生之谊,本可攀龙附凤,青云直上。但汤鹏为人性格狷介,不甘摧眉折腰,趋时媚俗。初任御史,宗室、工部尚书载铨叱辱本部崇曜,而崇曜不甘示弱,反诘抗争,道光帝传旨将崇曜交尚书“吏议”治罪。而汤鹏不顾冒犯亲贵,据理力争。认为司官为朝廷命官,如有过错,当交有司议处,不应被人任意唾骂。20天内,连上三道奏章,要求严惩载铨。道光帝大为不悦,以其偏执,罢去御史职务,降为户部员外郎,转四川司郎中。清人姚莹评论此事时说:“以宗室尚书之亲贵,举朝所屏息者,而君倡言弹之,亦见骨鲠之风矣!”(姚莹著《汤海秋传》,《汤鹏集?浮邱子》,岳麓书社2011年3月版)自此,汤鹏长年待职闲曹,终不为朝廷重用。
鸦片战争失败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允许开埠通商等。汤鹏闻讯,义愤填膺,在自己被罢贬“不得进言”的情形下,仍秉笔直书,上书陈述夷务善后30事,托户部尚书转奏。权臣阅后讥其为“书生之见”,未予采纳。
汤鹏是一个富有理想抱负而又异常执拗的文人,并不因进言之路阻塞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不甘平庸的他决定走另外一条道路一著书立说,继续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就著有《浮邱子》、《明林》、《七经补疏》、《海秋制艺》前后集、《海秋诗集》前后集、《信笔初稿》等。其中《浮邱子》、《明林》、《七经补疏》三书中,就有不少经世致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卓见。他在《赠陈鹤皆孝廉》一诗中写道:“犹有三书摧管乐,几回慷慨佐虞唐”(《汤鹏集?海秋诗集?后集》)。可见他是颇为自负的。
时文高手
汤鹏由科举人仕,精于八股制艺时文。其文章既具文采、气势,又能联系时事,与一般八股制艺大异,被认为达到极致。相传,他中进士前,有宝庆(今湖南邵阳)人魏源以才名为当时学界瞩目。京城会试时,某考官于考卷中发现一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即断定为魏源所作,不料揭晓时方知为汤鹏作文。对他癸未科中进士文,主考官汪廷珍和同考官穆彰阿都给予极高评价。只因一字之讹,才没有拔为第一。但是,他也由此而声名远播。其考卷为人翻印后,士人争相购阅模拟,一时洛阳纸贵。
《汤鹏集?海秋制艺》前后集辑选了他近两百篇脍炙人口的时文,大多立意深远,批判色彩强。表现手法多样,或直率、或奇诡,叙事说理,条理分明。
他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文中写道:“盖为家国天下所仰托者,身也。天子此身,庶人亦此身。”“身之始,无贵贱者也,而其后则有日分之势。”他并不把帝王看得高人一等,认为普天之下,并没有什么“异人”、“异身”、“异学”,从天子到庶人,上下皆然。他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文中进一步说:“人材师济之盛,序列于左右二三子之班,而可以为帝王者在其中,可以为将相者在其中,可以为有司、百执事者无不在其中,斯亦古今之奇局也。”他认为人皆可以为帝王、将相,反对尊卑贵贱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
他认为身居天子、父母官者,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他在《此之谓民之父母》一文中说:作为“父母”必须使子女“饱暖安逸”,免受“饥寒劳苦”,岂能“自谓父母”官,以“神圣”、“帝天”自许,“徒居民上”?并在《君子反经而已矣》中指出:“经不正则民流而为贼,经正则贼复转而为民”。“今之民嚣然”、“不靖”,罪责在“士师”。意即官逼民反,乱根在上。
他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一文,认为如何看待国家、民族的内忧外患,就是大节。他面临大节,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说:“我既临之,忍而为颠覆不能,退而为优游不得,则发其痛哭流涕之狂,以折奸雄之焰,而生死在所不言。”他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地认识到清朝的腐败统治行将崩溃,民族的生存面临威胁,当此之时,自己一定要做到“志不衰”、“神不蹙”,“矢其慷慨致身之誓,以固同仇之心,而成败亦所不计”。
汤鹏胸怀天下,笔具雷霆,时人评论他的时文能“抗怀千古,自成一家”,“辞达”,“能自树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