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明明老家是我上半生的一场梦
王明明,男,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生于黑龙江,现居江西。写作十年,有数十万字小说、散文作品见于《花城》《山花》《青年文学》《长江文艺》《芙蓉》《百花洲》《北方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小说集《舞翩翩》入选江西省作协“锐力文学江西”丛书,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梁帅,笔名梁坏坏。1979年出生,著有长篇小说《补丁》,中短篇小说《水漫蓝桥》《白日梦》《马戏团的秘密》等。现居哈尔滨。
梁帅:听说你是生活在江西省的黑龙江人,你在黑龙江出生吗,老家在黑龙江什么地方?
王明明:对。我们是老乡。我1986年出生在黑龙江小兴安岭南麓,准确的位置是铁力市桃山林业局鸡岭林场,归伊春市管辖。直到18岁高中毕业,通过高考来到江西读书,此后就定居江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阶段都是在黑龙江度过的。
梁帅:老家在你记忆中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去的江西,现在做什么职业?
王明明:梦里的世外桃源。这两年的某一刻我突然发现用“世外桃源”来形容我的老家再合适不过。我毕业后就考进了江西邮政系统,一直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说是文秘,其实一直身兼数职。作为一个传统的老牌国企,老职工多,年轻人少,因此年轻人在企业里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和强度可想而知。工作后,我回老家的机会少之又少,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没时间走亲戚,没时间看朋友,只想在大山里窝上三五天。以至于每次火车将我从老家运回来,投入到跟老家截然不同的现实生活中时,我都难免恍惚,觉得老家像是一场梦,是我上半生的一场梦。身处南方,我常常怀疑她是否真实存在。她只能在我梦里变得一次比一次更美。
梁帅:伊春是一个特别美的地方,我经常去,很喜欢,也能理解你说的像梦一样的家乡,或许是时间和空间的差别,你工作在外,和家乡保持了距离,才有的一种内心关照吧。
王明明:从现实来讲,老家也确实很美。火车一个猛子扎进小兴安岭,一进山就到我家了,她就在绥佳铁路线上,只有一趟绿皮车肯为她停。火车穿行于林海,车速不快,晃晃悠悠,做梦一样。从中国版图上看,出了山海关就会觉得越走越窄,而老家再往北就是俄罗斯了,不是梦里的世外桃源是什么?记忆中的黑龙江老家四季颜色分明,冬天是白色的,春天一开化就是泥泞的黑色,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最美,红色、黄色、绿色的树交错着,色彩斑斓。山里人的粗犷和朴实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邻里关系尤其和谐。我小的时候,一栋房子的邻居不论种地还是采山,秋天腌菜、冬天置办年货,都是大家伙一起,有好吃的挨家送,印象最深的就是谁家煮大楂子粥了往往会煮上一大锅,每家都去盛。这两年,为了给我带孩子,我父母都来了江西,但他们心里都牵挂着老家,他们思念最多的就是邻居。
我也一样,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居住在南方的北方人。老家是无时无刻不住在心里的,只要有她的消息、甚至只要生活中碰见北方的朋友,我都倍感亲切。
梁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东西的呢,开始就写的是小说吗?
王明明:十年前,大概是2005年。我是2004年进入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因为学的是中文,自然而然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后来又进了院刊。我们那时文学社的社刊和文学院的院刊都会在成员里选拔一个给刊物供稿的写作小组,然后再从写作小组里选拔编辑,这样一届一届往下传。一开始我跟大家一样,写写散文、诗歌,大三时,我担任院刊副主编就发现最缺稿的其实是小说,所以我就试着写小说了。开始根本不懂小说为何物,写得很稚嫩,充其量算是长篇记叙文。其实我跟大多数山里(或农村)学生一样,上大学之前根本不懂文学为何物,对写作也是一窍不通,就只会写应对高考的话题作文。我爸妈都是林场工人,后来下岗务农,应该说我从小也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几乎没有阅读资源。对于文学和写作,我算是起步较晚的,但总算还能开窍,也坚持了下来。
梁帅:很多作家的写作都是以家乡为背景的,像马尔克斯的马孔多,以及刚刚去世的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还有莫言,笔下的乡村叙事都成为经典了,你的写作过程中,你觉得家乡对写作来说意义何在?
王明明:这个问题乍听上去好像家乡生活会给写作带来很多素材,可实际上对我来说可能并非如此。回顾我自己的作品,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家乡背景,另一类是离乡后的迷茫青春和小城市的世俗生活,其实前者所占的比例反而不高。我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原因或许是18岁之前太不谙世事了,有应试考试摆在前面,而我又算是一个好学生,人生经历很有限。而且我老家当地是没有中学的,我读初中就到了林业局,读高中又去了伊春市南岔区,它们每个地方对我都像是过客一样。更重要的是那时文学离我那样远,我当时肯定无法用文学的眼光看待家乡生活。那么,有些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现在,当我绞尽脑汁来回忆家乡时,很多东西都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家乡有误差,因此就很难有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