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病防控技术(详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传染病防控技术》课时计划: 教者:杨真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 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猪瘟的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 2、了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猪瘟症状、病变 教学难点:猪瘟诊断要点、防制措施 教学方法 ? 课堂理论教学与畜牧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疾病现场教学相结合。 ? 教具 电子教案、实验演示录像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 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病原? 猪瘟病毒(HC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ms)的一个成员。 2、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较为严重。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猪发病,往往突然死亡。继而病猪数量不断增多,多数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3周后逐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或慢性,如无继发感染,少数慢性病猪在1个月左右恢复或死亡,流行终止。 近年来猪瘟流行发生了变化,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以散发性流行。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轻或不明显,死亡率低,病理变化不特征,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3、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 急性型: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 ℃,皮肤和结膜发绀、出血,出现精神沉郁,厌食,经一至数天发生死亡。 亚急性型:病猪同样可出现上述症状,粪便干稀交替,眼睛周围见粘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和粘膜以出血为主,多于发病后14-20天后死亡。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行走时缓慢无力,时有轻热,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 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在妊娠后期可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畸形胎。 4、病变? 猪瘟的病理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证:全身淋巴结肿胀、水肿和出血,呈现红白或红黑相间的大理石样变化;肾组织被膜下(皮质表面)呈点状出血;膀胱粘膜、喉、会厌软骨、肠系膜、肠浆膜和皮肤呈点或斑状出血;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它由毛细血管栓塞所致,稍高于周围的表面,以边缘多见,呈紫黑色。胆囊、扁桃体发生梗死;回盲辨处淋巴组织扣状肿,若有继发感染,可见扣状溃疡;死胎仔猪出现明显的皮下水肿、腹水和胸腔积液。 5、诊断? 典型急性猪瘟暴发,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相当准确的诊断。 6、防制?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临床出现猪瘟症状后可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经肌肉注射进行初步治疗,同时考虑口服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上述措施对于非急性病猪具有良好效果。 加强平时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本病的发生,其基本原则主要是预防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引进,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提倡自繁自养,若由外地引进新猪,应到无病地区选购,做好预防接种,到场后,隔离检疫2—3周;泔水饲料要充分煮沸消毒;猪舍要经常消毒,禁止闲杂人员和其他动物进入猪舍,对于猪的流通环节实行严格的检疫。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1、病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本病毒对牛、猪、豚鼠及人的红细胞没有凝集或吸附作用,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敏感,对0.5%胰酶能抵抗7ho病毒不耐热,56oC45min,65℃10min死亡。 2、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症状轻微,并可自然康复,以10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TGE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病毒传播可通过猪的直接接触。母猪乳汁可以排毒,并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3、症状? 仔猪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的呕吐,接着出现急剧的水样腹泻,粪水呈黄色、淡绿伙发白色。病猪迅速的脱水,体重下降,教室萎靡,被毛粗乱无光。吃奶减少或停止吃奶、战栗、口渴、消瘦,于2~5日内死亡,一周龄以下的哺乳仔猪死亡率50~100%,随着日龄的增加,死亡率降低;架子猪、肥猪及成年母猪主要是食欲减退或消失,水样腹泻,粪水呈黄绿、蛋灰或褐色,混有气泡;哺乳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3~7天病情好转随即恢复,及少发生死亡。 4、病变? 尸体脱水明显。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有时有出血点,小肠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白色液体,含有气泡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