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调肝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肝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外科学专业论文

1 1 引 言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科最 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脑实质内的小血管破裂而引 起的出血[1],多发生于 50~70 岁的老年人,男性较女性发病率略高,一般在用力或 情绪激动时发病。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脑血管疾病的 1/3,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致残 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发生率约为 60%,患者常遗留有 偏瘫、言语不利、植物状态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 病之一。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该病,以清除血肿,防止血肿对脑组织造成直接损 害,降低颅内压,术后予现代医学常规对症治疗,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脑损伤。但高 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如再次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吞咽困难及水、 电解质平衡紊乱、高热、癫痫发作等,治疗困难,预后常不尽如人意,即使患者能得 到及时救治,仍有超过 50%的患者遗留有严重后遗症,其中部分病人永久丧失劳动能 力,给家庭及社会增添沉重的负担。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深入研究各项有效防治措施。而祖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其独特的优 势,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高血压脑出血属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风”范畴。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该病病机 主要为肝阳亢盛,肝阳化风,风动化火,气血逆乱,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脑脉之外, 血溢成瘀,瘀阻清窍。治疗上应平肝熄风,调气活血,即应“调肝活血”。急性期治 疗应“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积极配合针灸、按摩、康复训 练等综合治疗,以利于功能的恢复。 导师姜汝明教授一直坚持和倡导“手术清除病灶,药物调控全身” 的治病新理 念。“调肝活血法”是导师在 30 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针对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积极提倡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灶,术后早期应用“调肝活血”综合治疗 方法,包括针刺疗法、调肝活血汤口服、药枕疗法等,可以较好地控制血压,促进患 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通过观察“调肝活血法”的临床应用 疗效,探讨其优势与不足,以期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急性期的治疗提供新的中 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和方法。 PAGE PAGE 2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 2008年5 月至 2010 年 12 月在山东省中医院神 经外科与泰安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62 例,其中男 34 例,女 28 例,年龄 45~65 岁。 1.2 病例分组 62 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 31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 55.4 岁; 治疗组 31 例,其中男 16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 56.2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高血压病史、平均动脉压、出血量、手术距发病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 >0.05),见表 1~表 6。 1.3 诊断标准 1.3.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及高血压病分级标准参照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ISH)制定的高血压病分级指南诊断标准[2]。 分级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1 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2 级高血压 160~179 100~109 3 级高血压 ≥180 ≥110 1.3.2 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 1995 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高血压性脑 出血的诊断标准[3],均经颅脑 CT 证实为脑出血,并行微创血肿清除术。 诊断要点如下:①多有高血压病史,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②发作时 常有头痛、反复呕吐和血压升高;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偏瘫、失语和其他神经系 统缺损症状和脑膜刺激征;④颅脑 CT 确诊为脑出血。 1.3.3 中医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4]肝阳上亢型辨证标准拟定。 ①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②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瞤,共济失调。③起病方式:急性 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④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 具备 2 个主症以上,或 1 个主症 2 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 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肝阳上亢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 眩,发病突然,心烦易怒,肢体强急,痰多而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1.4 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