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开发第4章水域风光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本章内容 4.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概述 4.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内篇 4.3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外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掌握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功能,熟悉其分类情况 · 掌握国内外在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方面主要的开发形式和开发产品类型 能力目标 · 能够结合各种水域类型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市场调研,设计相应的旅游开发方案 · 分析国内外在不同类型的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异同点,并总结两者的成功经验以及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导入案例】 温泉旅游方兴未艾 中国是中低温泉地热大国,约占全球的8.6%。据2009年的统计,中国地热资源预测总量为36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可开采的温泉资源为24万平方公里。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温泉企业占全部旅游注册企业总数的7%。2009年,温泉旅游行业总产值达到2064亿元。 从2005年到2009年,温泉旅游行业的投资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未来几年,我国将迎来温泉旅游投资高峰。据悉,我国已建成的温泉洗浴、医疗、游泳、游乐等温泉企业近2500多处。北京、广东、天津、重庆、海南、福建、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河北、辽宁、山东、江西等地温泉旅游行业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仅北京市昌平区6大温泉企业年接待游客就达200万人次。许多温泉度假区、温泉新城、温泉小镇有望在3至5年内出现。 案例问题:我国目前温泉开发特点有哪些?我国的温泉资源发展前景如何? 4.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概述 4.1.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水域风光。形态各异的水域风光是自然旅游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凡是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等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水域风光都可以视为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2.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类型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的分类系统中将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为6个亚类和15个基本类型。其中,6个亚类分别是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 4.1.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功能 1.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1)广泛存在、类型多样 (2)区域特色,差异明显 (3)具有重要的构景和塑景要素 (4)生态脆弱性 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1)审美功能 (2)疗养功能 (3)休闲娱乐功能 (4)品茗佳酿功能 旅知天下: 死海的神奇功效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低且最深的咸水湖,有“世界肚脐”之称。死海的盐分高达30%,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二位的水体,只有吉布提的阿萨勒湖的盐度超过死海,湖中除细菌和少数藻类外没有其他动植物。 死海虽让大部分动植物在那里无法生存,但对人类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因为它会让不会游泳的人在海中游泳。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的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体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因此,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此休假疗养。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疗养圣地,湖中大量的矿物质含量具有一定安抚、镇痛的效果。 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死海以求恢复他们的精力和健康。 4.1.3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要点 1.系统化开发 旅知天下 环青海湖大景区 旅游开发目标设计 在“文化统领、项目支撑、联动牧区、和谐发展”的开发思想指导下,环青海湖大景区分别确立了经济目标:青海湖景区的产业重心要转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战略形态上来,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青海湖旅游产业在青海湖社会经济体系乃至青海省旅游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实现“富裕青海湖”:社会目标:青海湖景区发展首先要考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让他们成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以构建“和谐青海湖”;生态目标旅游属于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环境好才能吸引游客,反之,则会被游客抛弃。但在旅游开发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起因多是缺乏合理规划。因此,青海湖旅游开发在生态上至少应达到以下目标,以打造“生态青海湖”;文化目标:青海湖景区要通过旅游让当地居民自觉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从而促进青海湖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