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参数分析中出现高变异系数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docVIP

岩土参数分析中出现高变异系数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土参数分析中出现高变异系数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岩土参数分析中出现高变异系数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摘要:在岩土参数的处理过程中,常会遇到高变异系数及修正系数过大或过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变异系数的特性并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岩土参数;变异系数;修正系数      1前言      在工程勘察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测试或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实际地质条件的复杂,勘察施工对原状样的扰动以及岩土试验条件与取值的不同,造成即使是土质均匀的同一地层的岩土参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对杂乱的原始岩土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获得准确的、反映实际地质状况的岩土参数。关于岩土参数的诸多分析方法如求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等,各种岩土规范对此均有详细说明,在此不想对其再作赘言。   笔者在在进行统计时经常会遇到一个头痛的问题,有些地层的液性指数指标的变异系数常常超过1甚至更大,这样计算出的修正系数就非常大,但实际上通过现场判别、钻探感觉及标贯等判别,其土层的塑性状态差别不会这么大,这显然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本文仅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为例,对在实际参数分析中所遇到的令人困惑的变异系数高或很高问题进行了剖析,弄清了原因(事实上,对其他地方规范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并提出了获得准确标准值的处理方法,为获取准确的岩土参数提供保证。      2 出现高或很高变异系数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标准差可以作为衡量参数离散性的尺度,但由于它是有量纲的指标,因此不同岩土参数的离散性不能用标准差来比较,为进行比较而引入变异系数δ,变异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系数,使用上比较方便,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通用的指标,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变异系数的研究,但目前对变异系数的评价标准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在进行变异性评价时应具体分析对待。本文针对常见的两种出现高变异系数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由于平均值φm较小引起的高变异系数   在参数分析中,我们有时发现参与统计的原始参数准确可靠,均满足φm-3σf<φ<φm+3σf,且样本数满足统计要求,仅由于平均值φm较小而引起很高的变异系数,这一问题曾使许多勘察工作者大惑不解,不知此时该如何提供参数标准值。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先分析变异系数的特性。   在岩土参数整理时,我们通常假定原始参数的分布符合平均值为φm的t分布规律[2]。对于同一参数不同地层,由于其获取途径相同且土质都较均匀,因此应服从基本相同的分布曲线,即标准差σf基本相同,只是其分布区间的中心有所不同。   笔者对此做了几个试验,以模拟土层液性指数来随机生成几组数据,如表1,表1中的统计方法采用的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的方法。   试验一:表1中a列为计算机随机生成的一组位于1.0~1.5之间的数组,相当于淤泥质土的液性指数;b列为随机生成的一组位于0.25~0.75的数组,相当于可塑状态粘性土的液性指数;c列为一组位于-0.25~0.25的数组,相当于硬塑~坚硬状态的粘性土的液性指数。   从表1中可以发现,同样位于区间宽度为0.5的三组随机数组,a的平均值最大,变异系数最小,c的平均值最小,变异系数最大。由变异系数计算出的修正系数自然也出现大的变化。如果单纯以变异系数去判别离散性的话,那c的离散性最大,但其实他们的区间宽度是相同的,其标准差也基本相同。   在按照规范规定公式δ=σf/φm计算变异系数时,因其标准差σf基本相同,因此变异系数δ与平均值φm为双曲线变化关系,φm越小或为负值时,则δ越大或为负值,反之,当参数的φm越大,则其δ越小。这样就出现土质均匀的不同地层的同一参数,由于其参数分布区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异性,进而造成参数修正系数的不同,当分布区间越靠近零,这种现象越突出。这就是变异系数的特性。   此时如仍然套用规范中规定的变异系数及修正系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或修正,则必然产生“厚此薄彼”的结果。   那么,当出现由于参数平均值较小而引起的变异系数高或很高,进而造成修正系数不满足规范评价标准时该如何处理呢?规范中未予说明。新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14.2.3中是这样说的:“变异系数反映了岩土指标固有的变异性特征,对于同一个指标,不同的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得到的变异系数可能相差会比较大”。笔者觉得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的影响固然重要,那是保证原状土样尽量少地受扰动,但是最重要的是该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适用,例如对表一c列指标就不适用。   为探索适用于液性指数统计的方法,笔者又做了一个试验。   试验二:ωL列相当于液限含水量,ωP列相当于塑限含水量,ω列相当于天然含水量,所以IP相当于塑性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