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表姓名姚冬生所属学科饲料毒.DOCVIP

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表姓名姚冬生所属学科饲料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表姓名姚冬生所属学科饲料毒

PAGE 1 — PAGE 10 — 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 候选人推荐表 姓 名 姚冬生 所属学科 饲料毒理学 推荐单位 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 推荐个人 工作单位 暨南大学 中国毒理学会制 2014年12 月 一、个人信息 姓 名 姚冬生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64年2月 民 族 汉 学 历 研究生 学 位 硕士 籍 贯 广东汕头 党 派 共产党 身份证号码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研究方向 霉菌毒素防控技术;蛋白质(酶)的分子改造;酶生物技术; 工作单位及 职务 暨南大学 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微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通信地址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第二理工楼739 邮政编码 510632 单位电话 020803 手 机传真号码 020804 电子信箱 HYPERLINK mailto:dsyao2001@263.netdsyao2001@263.net tdsyao@ 二、学术培训经历(从大学填起,6项以内) 起止年月 校(院)及系名称 专业 学位 1992.09-1994.06 中山大学 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专业 硕士 1981.09-1986.06 广东医学院 临床医学系 临床专业 学士学位 三、主要工作经历(8项以内)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2012.03-至今 暨南大学 生物医药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2006.09-至今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院 微生物技术研究所 所长/教授 2000.04-2006.08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院 生物工程系 教授 2001.09-2002.03 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1.03-200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免疫学科 外聘专家 1989.04-2000.03 广东药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 主任/副教授 1986.07--2000.03 广东医药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讲师,副教授,教研室秘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四、重要学术任(兼)职情况(8项以内) 起止年月 名 称 职务 2013.04-至今 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2.11-至今 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09.12-至今 广州市微生物学会 常务理事 2013.06-至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辑部理事会 理事 五、曾获重要科技奖项情况(8项以内) 序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与排名 1 2011 中国饲料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奖 一等,第一 六、负责承担重要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重大人才培养计划或重大任务情况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起止年月 1 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项目 农用微生物制剂和酶制剂产品开发前沿共性技术研究 2013AA102801 2013.01-2017.12 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分解玉米赤霉烯酮有益微生物及其分解酶的筛选与微生物制剂的研究 2012B020305002 2012.06-2015.6 3 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 有机磷降解酶及毒素解毒酶的分子改良与产品研制 2007AA100605 2007.08-2010.12 七、主要业绩和科研成就(1500字以内)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曲霉真菌产生的一类毒性极强的二次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的AFT有20余种,经系统鉴定结构的有B1、B2、G1、G2、M1、M2等18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裂解温度高达268 ℃,具有极强的毒性,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三聚氰胺的416倍,半数致死量仅为0.36 mg/kg。AFB1是一种前致癌物,经体内代谢激活后具有生物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大量摄入会导致人和动物急性中毒,出现黄疸、肝实质细胞坏死、出血性坏死、胆管上皮增生等急性肝炎症状,甚至死亡;微量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生长发育缓慢、抑制免疫机能、致畸、致癌。AFB1的致癌性超过二甲基亚硝胺 (DMN) 70倍,苯并芘 (BHC) 10,0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