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筑设计企业在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探讨
建筑设计企业在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探讨
【摘要】: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需求与日俱增,建筑设计企业在通过(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同时,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不少建筑设计获证企业体系认证证书的含金量不高,“贯标”的效果不明显,本文针对“贯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分析 改进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ISO9001标准发展至今,经历了1987版、1994版、2000版和2008版的修订。现ISO9001标准搭建起了兼容传统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正是这适应于全球各行业的框架基础,为建筑设计企业提供了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在这管理框架内,需要不同的组织根据自身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产品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管建筑设计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管理方法还是现代管理方法,都显示了企业在“贯标”工作的某项活动中采用了新的具体的操作方法。
在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开展“贯标”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梳理清楚了企业管理框架和流程,但是“贯标”始终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如不能准确地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多年来“贯标”的认证工作就难以有效、持续地开展。那么,现阶段,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主要有哪些问题呢?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分析 许多建筑设计企业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同时,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不少获证企业体系认证证书的含金量不高,“贯标”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在建立和实施ISO9001标准中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
(1) 不少建筑设计企业获取ISO9001认证证书后,领导对体系运行却并不重视,有的企业甚至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当作摆设,一到第三方审核时才突击填表、弄虚作假,事后便束之高阁;
(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本齐备。但既无人过问体系运转情况,也未总结体系运行实施效果;
(3) 少数建筑设计企业用过去实际也未认真执行的全面质量管理框架,贴上己贯彻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标签便万事大吉;
4)有些建筑设计企业请外单位专家代笔或袭用同行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冠以本企业名号,既未与本企业实际结合,又未很好消化,美其名曰技术引进,形成“两张皮”现象。
究其原因 ,有不少建筑设计企业的主要领导,未真正理解实施ISO 9001标准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只是因为大势所趋,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或为市场环境要求制约,无奈何,为“贯标”而“贯标”,因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不够到位,运行起来漏项较多
主要表现:
(l)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培训不够普及;
(2)质量管理部门在推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时,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有力支持。很多建筑设计企业的设计人员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操作繁杂,合理性不强,是设计人员的额外、无效益的工作负担。
究其原因,有些建筑设计企业不太理解标准有关过程方法的要求,过程识别不到位,过程准则不到位,过程资源不到位。尤其对特殊、关键和重要过程的识别不完整,漏洞较多,与体系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
3、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 主要表现:(1)程序文件不完整,支持性文件不配套。支持性文件大多为企业各种规章制度,连技术性程序文件都很缺乏; (2)支持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不管是否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企业原有的规定和制度都统统列入支持性文件中,且多年不变;
(3)各种文件之间不够统一,不够协调,有的过于繁琐,有的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企业的领导者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管理部门对支持性文件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差不多就行了,忽视支持性文件的重要作用,对支持性文件把关不严是主要原因。
4、质量手册无行业特色主要表现: (1)不结合本企业实际,生搬硬套,用其它企业现成的质量手册稍加改动即作为本单位的质量手册;
(2)内容千篇一律,原则性条款多,具体结合本企业实际的内容少,体现不出建筑设计行业特色;(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结合不密切,有些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
究其原因,编写质量手册成了“摆样子,走过场”的敷衍行为,没有突出建筑设计行业特色,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和控制各环节的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