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在庐山生长特性调查与园林应用前景浅析.docVIP

山桐子在庐山生长特性调查与园林应用前景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桐子在庐山生长特性调查与园林应用前景浅析

山桐子在庐山生长特性调查与园林应用前景浅析   摘 要:本文对山桐子在庐山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繁育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小试;对其园林应用前景、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树种是一种具有优良园林景观特质,兼具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身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树种。   关键词:山桐子;生长特性;繁育;园林应用      山桐子是庐山乡土树种之一,树形高大挺直,叶色浓绿婆娑,果实鲜艳红亮,是一种具有优良园林景观特质的树种,现该树种在我国范围内还处在野生至初级应用阶段,在庐山仍处在原始野生状态,为此,笔者就庐山牯岭镇区域内山桐子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园林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1山桐子生物学特性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又称山梧桐、斗霜红、椅桐、椅树。喜阳,落叶乔木,胸径20~36cm,高8~20m,生长迅速,树干挺直,树皮平滑,灰白色,不裂。小枝圆柱形,中空,近轮生。侧根发达,伸展广远。雌雄异株,少数杂性,先叶后花;秋后叶落,果穗宿存枝上。结果数因年份不同,存在明显的大小年现象。   1.1 形   树形高大,干挺直,枝条平展,韧性中等偏低,树冠近半圆形,冠幅10~15m。   1.2 叶   单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8~23cm,宽6~20cm,厚纸质,先端渐尖或尾状,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有光泽。4月底展叶,单枝叶片5~9片不等。叶柄长10~37cm,近基部有2~8个不等的腺体,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环境下的叶柄可表现出红色。   1.3 花   顶生下垂圆锥花序,长多在20cm左右,有香气。单花花瓣缺失,萼片4~9枚,黄绿色。雄花略大,为1.0~2.0cm,雄蕊多数,有的可达70个;雌花较小,为0.5~1.0cm,柱头5~6个。花期5月中旬至6月初,雄花花期明显长于雌花20天左右。   1.4 果   浆果,圆球形,亮红色,大小均匀,直径常在0.7~1.0cm。果穗长多在20cm左右,形态似葡萄,果穗常有70~130个浆果,亦可达150个甚至更多。6月进入果期,9月底开始着色,见霜后呈亮红色。落叶后,果穗在枝上宿存时间长,最长的可达次年2~3月间。冬季可见红嘴蓝雀叼走成串的果穗。   1.5 种子   细小、光亮,多呈黑色或黄褐色,形似水滴状,一端钝圆,一端较尖。单果种子数多在15~47粒。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   2 山桐子生态学特性   庐山牯岭区域位于江西北部庐山山顶,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属中山地形,山体四周峻峭挺拔,坡度30°~50°,海拔500~1474m。   2.1 气候特征   庐山牯岭区域具有鲜明的季风和山地气候特点,据资料统计,庐山年平均气温为11.6℃,每年7~9月平均温度20.5℃,年极端最高气温32℃,极端最低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2068mm,多雨年份降雨量可达3000mm以上;多年平均有雾日19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日照较丰,年日照时数为1715.3小时;年无霜期为216天,年积雪日数30天,最大积雪深度66mm。   2.2 地质、土壤特点   庐山牯岭区域的地质结构北部主要由砂岩、石英砂岩构成;南部主要由片岩、板岩等变质岩和火山岩构成。海拔400~1200m之间的土壤以黄壤、棕壤为主,上覆盖有一定厚度的落叶腐殖层。   2.3 山桐子分布特点   经调查,庐山山桐子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900m以上的牯岭区域东、西、南三个方向的谷地或坡地上,北面与海拔500~900m位置仅有少量分布,海拔500m以下未发现自然分布,但在海拔200m左右处,人工播种繁育的苗木长势良好,可挂果。在自然状态下,山桐子常以单株或丛生状态出现在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或林缘,未发现成片分布的林地。幼苗多生长在环境较荫蔽或散光条件较好的环境中;春夏季叶片有少量虫害,未发现病害;当出现连续冰雪天气时,树木有断枝现象。   3 山桐子的繁殖   山桐子的繁殖多用种子繁殖,亦可用逼发根蘖苗的方式和根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3.1 种子繁殖   山桐子的种子繁育由采种、沙藏、洗种、去蜡、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步骤组成,可春播,亦可晚秋播。采种树宜选择结果进入稳定期的树木,采后可连同果枝进行贮藏,播种前将种子洗出,经弱碱水或新鲜草木灰水浸泡去蜡后伴沙或细土撒播或条播;播种地应精耕细作,平整,施足底肥。播种后约20天左右萌芽,萌芽率约20%。该繁殖方式种子采集较易、量大,繁殖基数大,但无法分辨雌雄株。   3.2 根蘖苗繁殖   采用刻伤成年树根、剪断须根、截除幼龄树地上部分或重剪主干等方式,逼发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