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元代的杂剧 温宝麟主讲 第一节、元杂剧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二、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一本四折 一人主唱 题目正名 科介 角色 三、元杂剧的分期与流派 元杂剧是经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和书会才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最初以大都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艺术发展 社会现实 两方面提供了契机。 1、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 2--1、种族歧视、民族压迫、废除科举等元蒙统治政策,对杂剧的兴盛繁荣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跻身仕途被断绝,民分十等,儒居末流,知识分子沉入社会底层,位居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修养颇高的文化人疏远经史,冷淡诗文,于无可奈何之中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寻求生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专业创作者。剧作家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称为“书会先生”。落魄文人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已任,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 2-2、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民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的出现,为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演出场所)和群众基础(大批观众)。 艺术形式的成熟。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伟大的作家与出色的演员。 二、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1、“四折一楔子”的剧本结构,唱词宾白为主的文学要素。 楔子开场 四 折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剧末 题目正名 二、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2、演唱体制:北曲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每折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全剧由四大套曲组成。一人主唱,其他脚色只有说白。打破一人主唱惯例的剧作有《单刀会》、《赵氏孤儿》 《西厢记》等。 二、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由正末主唱的剧本称“末本” 由正旦主唱的剧本称“旦本” 《 》 《 》 三、元杂剧的分期 1、鼎盛期 元代初期——元成宗大德年以大都为创作和演出活动的中心。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纪君祥、康进之等作家群,创造了元杂剧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代。 三、元杂剧的分期 2、衰微期 大德——元亡,活动中心南移临安,由鼎盛而衰微。郑光祖《倩女离魂》被称“元曲四大家”之一。 作家与作品: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录有杂剧家152人,作品458种;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续录杂剧家71人,作品156种。计有姓名可考之杂剧作家200余人,作品500余种。但流传至今天者,仅存162种,佚失大半,令人叹惜。 四、元杂剧的流派 现实主义为主流,不乏浪漫之以作品;悲剧、喜剧、正剧、讽刺剧。 题材 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爱情婚姻戏、现实公案戏、历史戏,无不得其情穷其态。 风格流派 王国维首场本色派 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创作。 宋末元初人郑思肖记载当时十种等级的职业分类:“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王实甫创为研炼浓丽之词,关汉卿以雄肆易其赤帜,马致远则以清俊开宗。 “三家鼎盛,矜式群英” “末本” “旦本 ” 《单刀会》 《赵氏孤儿》 《西厢记》 (五本二十一折) 《望江亭》 《救风尘》 《单刀会》 正末1饰乔玄,2司马徽, 3 、4关公 《赵氏孤儿》正末1饰韩厥,2-3公孙杵臼、4-5孤儿 参考书目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中国戏曲概论》吴 梅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版 《中国戏曲通史》张 庚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著 上海古籍 1979 年版 《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思考题 1、简述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