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矿地质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矿地质概况

第二章 矿山地质概况 矿区概况 吉林大黑山钼矿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境内,是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钼矿之一。矿床属斑岩型钼矿床,钼金属量达 109 万吨,是我国的第二大钼矿床。大黑山、福安堡、季德屯等钼矿同处吉黑成矿省吉中-延边(活动陆缘)成矿带,它们在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选择大黑山钼矿作为研究对象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钼矿床与小兴安岭地区的霍吉河、鹿鸣等大型-超大型钼矿产出背景及成矿时代均相似,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的北部。 矿区自燃及经济地理 吉林大黑山位于永吉县境内,属于长白山系哈达岭山脉,主体由海西和燕山晚期两次构造—岩浆活动形成。哈达岭山脉东起松花湖,向西分布在旺起、口前、五里河、西阳、大岗子、双河镇、黄榆等乡镇。蜿蜒起伏的哈达岭主脉脊岭,构成永吉县与桦甸县的天然分界线。岭北一则有 5 条向北伸入县内的支脉:大顶子-花砬子支脉,摩天岭-大砬子-青山子支脉,荒沟岭-白马虎山支脉,西大山-大黑山-磨盘山支脉,白石砬子-华道山-后老虎林子支脉。其中大黑山属于西大山-大黑山-磨盘山支脉,该支脉由主脉至西大山向西北至大黑山,再逶迤向北至磨盘山,南北近 40 公里,南段分别为西阳镇、双河镇界山,向北分布在大岗子、西阳,拉溪、搜登站、春登和大绥河等乡镇;由西大山至北分支抵西阳镇马鞍山,长约 11km。大黑山主峰位于西阳镇西南 12.5km 处,海拔位高度671.3m,为西阳镇与双河镇的界线,山体狭长,走向北东。 永吉县大黑山钼矿床位于永吉县西阳镇前撮落屯,距沈吉铁路线最近的长岗火车站仅 4km,据口前镇 32km,交通十分方便(图 1)。该矿床在五十年代中期已完成地质勘探工作。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吉黑造山带,位于永吉复背斜西翼,在北东走向的吉林盘石构造带与近东西走向的桦甸-双河镇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永吉县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4.9℃,年平均降水量 690mm,无霜期 130 天左右。全县境内有饮马河、五里河等大小河流 50 余条。有南楼山、肇大鸡山、马虎山等海拔超千米的山峰 5 座。有 4 座大中型水库和 87 座小一、二型水库。良好的积温、充足的光照及一年四季分明的气候,为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 该区为农业产区,主要有蔬菜、金红苹果、柞蚕、优质水稻、鹿、白瓜籽、食用菌、中小药材、菊花、专用玉米、苏子等。全县林地面积 12.6 万公倾,有720 万 m3的活立蓄积。野生植物达 6548 种,有人参、黄芪等 567 种可入药植物,具有开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优良环境,域内已探明 18 种金属矿产,其中,钼矿储量 11.7 亿吨,居亚洲第一,大量的非金属矿石,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品质上乘的矿泉水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图1.大黑山交通位置图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3.1区域地质 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地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的外带,是国内外著名的斑岩型 钼矿床之一,位于中国东部吉林省永吉县境内,长白山陆缘造山带与松辽裂谷接 壤部位,郯庐断裂北段延伸之一的伊通-舒兰深断裂的东侧。地处太平洋板块、 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三个板块的交接部位(图 2)。 图2.大黑山钼矿床空间位置及板块构造示意图 1.钼矿床; 2.铜矿床; 3.铜金矿床; 4.板块俯冲带;5.深断裂; 6.板块俯冲方向 3.1.1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发育较齐全,但受后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地层分布多不连续,由老到新有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及新生界地层,见表1。 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早古生界 a.头道沟组(Pz1t)划分两个岩性段,下段以变质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变质砂岩、变质凝灰岩,岩层揉皱构造发育,厚度大于 1187m。上段以正常沉积的砂板岩为主夹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及大理岩透镜体,厚度大于 207m。该段大理岩,中-酸性变质火山岩和千枚岩片理与微型褶曲发育。上下段呈逐渐过渡,为整合接触关系。 b.黄莺屯组(ε-Oh)主要分布于吉林地区黄莺屯、延边地区的青龙村、四平地区的叶赫。黄莺屯组以含红柱石、电气石石英片岩、含石墨大理岩为特征。下部为片岩。原岩成份为酸性火山岩、泥质岩石及砂岩、粉砂岩、灰岩;上部为大理岩。黄莺屯组厚度和大理岩出露厚度各地均不一,有的大理岩呈扁豆体出现。 c.石缝组(O3s)主要分布于在四平地区景家台、石缝村、叶赫及吉林地区呼兰镇,延边地区亦有出露。下部为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云母片岩及变质中—酸性火山岩;上部为大理岩、黑色板岩及变质砂岩。 表1.区域地层表 (2)晚古生界 a.鹿圈屯组(C1l)标准剖面地点在吉林省磐石县鹿圈屯。下段下部为灰绿色、紫红色细碧岩及凝灰岩、白色石英角斑岩及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