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舞剧多维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造中国特色舞剧多维探索

打造中国特色舞剧多维探索   【摘 要】《粉墨春秋》创作团队以创新为宗旨,突破了舞剧固有的以一对恋人的爱情为叙述主线的故事结构;在舞美上构思精巧,将时代精神与戏曲元素融为一体;舞蹈语汇也力求改变,与戏曲舞蹈相结合,创作出多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舞段。   【关键词】舞剧;《粉墨春秋》;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26-02   舞剧在中国发展已逾百年,尤其在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舞剧”这一“舶来品”被逐渐打上中国烙印,形成“中国特色”。舞剧《粉墨春秋》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该舞剧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继成功打造精品舞剧《一把酸枣》后的又一力作,该剧以民国初年为历史背景,以一个梨园戏班的几经沉浮为线索,以中国古典舞为主要表演风格,借鉴中国戏曲及山西地方戏曲的诸多表演形式,将师徒父子情,兄弟手足情,男女爱情,江湖恩怨集于一身。舞剧《粉墨春秋》突破了艺术门类的界限,用现代艺术手段演绎中国戏曲发展的故事,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编导更是大胆创新,从故事剧情到动作设计,无不透露着浓郁的“中国风”。   一、打破固有舞剧故事结构,探索多变风格   西方的大部分芭蕾舞剧作品,如《关不住的女儿》(又名《无益的谨慎》)、《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舞剧故事结构都是围绕一对恋人,尤其是女主角的人物主线进行阐述和梳理,以求立体反映人物(尤其是女主角)形象和性格特点,传达舞剧故事主题。而舞剧《粉墨春秋》通过阐述一个梨园戏班的兴衰,将梨园师兄弟三人的故事线交叉并行,也不再拘泥于以女首席所饰演的角色的性格成?L,来铺排舞剧结构。   舞剧前三幕以二师兄与三姨太的恋情和大师兄的命运为线索,后两幕以黑豆(小师弟)继承师傅衣钵,潜心修行,最终带领戏班再创辉煌为故事线索,不再让一个人“一镜到底”。二师兄与姨太太的恋情引起军阀的嫉恨之心,刚正不阿的大师兄也因此惨死枪下,这导致了戏班的分崩离析,也迫使黑豆担上了复兴戏班的重任,最终,黑豆在燕儿的鼓励下带领戏班重回巅峰。由此可见,舞剧前期以二师兄的爱情为明线,小师弟的人物性格成长为暗线,后期以二师兄的爱情悲剧和大师兄、师傅的相继离去为推动力,以小师弟人物性格的成熟作为主线的剧情“浮出水面”,这样的人物间关系呈现出“多米诺骨牌”的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的结构设计也使舞剧结构更有层次感,剧中矛盾冲突更加突出,更富戏剧张力。   二、舞美的节制使用与戏中戏的巧构   在这个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少人沉迷在灿烂的高科技中无法自拔。然而舞剧《粉墨春秋》在舞美上的设计十分节制,不一味追求高科技和光与影带来的视觉震撼,而是从舞蹈本体出发,使舞美服务于舞剧内容。“巨大的‘台中台’为舞剧的复合效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让演员在‘剧中剧’里获得了得心应手的空间感。巨大的人造布景舞台,在给观者带来颇为新鲜的视觉感受的同时,又与舞剧的故事发展十分吻合,让舞台的空间处理获得了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从而为舞剧的整体艺术处理加了不少分”。   “戏中戏”这一场景其实在舞剧中并不罕见,张艺谋导演在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便已有了“戏中戏”的设计,《粉墨春秋》的巧妙在于对“戏台”这一巨型道具的充分利用。二师兄和三姨太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戏台上,随着戏台的旋转,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随着灯光由暖变冷,其他角色都慢慢隐入黑暗,这一对相恋多年的人儿互诉衷肠。转动的戏台也展露出不同的光景――挂着戏服、摆着油彩的后台呈现在观众眼前。此时的戏台将舞台分割成两个不同的空间,一边是卖力演出的演员和不停叫好的观众;另一边是两个相知相爱却分隔多年恋人的内心剖白。   像这样巧妙的空间分割,多次出现在舞剧中:黑豆悟得美猴王的精要,重振戏班后,师傅、大师兄和二师兄再次出现,为黑豆穿上美猴王的战袍与翎冠。编导在同一舞台空间创造出两个并存的时空,表明黑豆既继承了师傅衣钵,也没有辜负大师兄和二师兄的期冀。这一虚实结合的处理将舞剧情感推到高潮,震撼人心。   三、舞蹈语汇“本土化”,与戏曲元素再结合   众所周知,西方的芭蕾舞剧中有大量的“无声的语言”――哑剧手势。这些动作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舞蹈本体审美的同时,帮助编导叙述故事情节,帮助观众理解情节梗概。如手心向上,手臂向前延展,表示“你”;双手交叠抚于左胸表示“爱”等等,这已经成为芭蕾舞剧的程式化语言。然而,与善于直接表达内心情感的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含蓄、内敛,我们的情感表达往往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过程。因此,《粉墨春秋》摒弃了西式惯用的过于直接的哑剧动作,从中国人的生活体语出发,提炼出了诸如双手绞缠衣摆、恭手之礼以及欲左先右的表现害羞的身体动作等,使舞蹈动作既能充分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