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溪初级中学常规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溪初级中学常规调研报告

关于合肥市第二中学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 一. 总体规模 截止至2008年7月,我校总用地共约11.9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51.31万m2、生均用地规模14.83m2、生均建筑面积8.09m2、学校平均容积率0.55。办学规模达到43个教学班,现有在校生2014人,平均每班学生数46.8人。 二.生源结构 从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结构来看,呈现上升的外来生源特点。截止至2008年7月,初中在校学生中,合肥市户籍的学生占全部学生数的66%,非合肥户籍的学生占34%。从高中阶段生源结构来看,呈现上升的郊远区生源特点,其中市区学校生源占全部学生数的69%,郊远区生源占全部学生数的31%。 附表:2008级高一新生来源情况一览表(总计68所学校) 学校 录取数 学校 录取数 学校 录取数 学校 录取数 2中 30 39中 2 63中 5 育英中学 7 4中 1 40中 4 64中 7 科大南区 6 5中 1 42中 19 65中 1 兴园中学 5 10中 1 44中 11 66中 5 市招办 5 11中 1 45中 51 67中 6 安大附中 4 13中 1 46中 13 68中 6 琥珀中学 4 17中 1 47中 2 69中 3 王大郢中学 4 18中 11 48中 11 71中 1 庐阳中学 3 19中 10 49中 6 168中 9 铁四局中学 3 21中 2 50中 60 寿春中学 24 新城学校 3 26中 1 52中 1 南园中学 14 包河中学 2 28中 9 53中 1 科大附中 11 科学岛 2 29中 4 55中 4 师范附中 10 江仪厂中学 1 32中 1 56中 2 工大附中 9 南岗中学 1 34中 2 59中 13 梦园中学 7 三十埠中学 1 36中 2 60中 8 世界外语 7 皖安厂学校 1 38中 12 61中 5 西苑学校 7     三. 空间布局 从学校的常规布局来看,就读初中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独立性差,对就学距离要求较高;而高中阶段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强,对学校距离的要求相对较低。从高中学校布局来看,我校属于过剩地区,即多个学校实际服务范围重合较多的片区,邻近同类学校有七中、工大附中、科大附中、铁四局中学、安大附中等等,呈现明显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生源竞争十分激烈现象。 四.办学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74人(缺编6人),理化生实验室11个,多媒体教室14个,计算机教室4个(计算机生均0.9台),电子阅览室2个,标准400m跑道操场、篮球场、网球场。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8万册(生均约40本),理化生实验仪器设备11万元(生均约55元)。 虽然我市各个学校在场地设施条件、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存在差距,但从整体来看,我校基础教育阶段设计办学规模41班,实际总办学规模43班,班级平均学生数达到46.8人,基础教育设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 五.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源质量分布不均。在目前我市的教育格局下,除省示范高中——1中、八中、六中外,其余各校几乎无一例外要千方百计网罗生源,每年我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明显。教师对尖子生教学上加班加点,占有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尤其是高考科目,布置大量作业,进行频繁的考试。有些普高班级除了抓几个“尖子生”重点培养外,许多学生在一种近乎“放羊式”的环境中受教育。有一位高三普高班的班主任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而又无可奈何的话:“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班54名学生和6位教师存在的意义,就是看看是否有个把学生考上三本。” (二)部分教师教育理论失落,实用主义盛行。在升学的指挥棒下,常规的教学理论就失灵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育理论没有什么价值,于是实用主义盛行。他们认为只要达到一定的升学率,就是教学实绩。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为追求分数,违反教育方针,偏离教学目的,许多不利学生身心健康的举措变得冠冕堂皇,有的甚至作为经验相传。 由于考试是第一位的,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水平的高低这一逆循环“定理”的成立,使不少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除课内满堂灌外,还把大量精力投向课外,大量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不仅自修课、课外活动、课间休息、星期日,被各科老师抢占去,而且大量的作业、各式各样的考试,搞得学生头昏脑胀。值得指出的是,这也是目前合肥许多学校的普遍倾向。 (三)育人机制日趋弱化。教学手段的古板陈旧必定伴随着管理方法的相对单一,因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不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在我校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中,学生被分为两类:能升学的和不能升学的。于是管理中出现了保护与淘汰这一简单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往往是对“尖子生”的袒护,如有的教师还在桌位安排中,把“尖子生”排在最佳位置,把后进生放在偏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