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传承的议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汉字传承的相关论文,供大家欣赏。   日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现场直播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考的是孩子们,汗颜的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提笔忘字。两个多月来的持续关注,使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汉字”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   ⅰ文明足迹   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这个说法不准确,取名“汉字”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汉朝对中国文字的贡献。在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汉朝对文字的整理、规范、检索、革新达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隶、楷、行、草或发轫于斯或勃兴于斯,这一时期是汉字的重要发展期。汉朝历时400多年,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历时最长的朝代,到汉武帝时,大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同享辉煌与荣光。社会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汉朝为各种文化元素的自由生长提供了沃土,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不光汉字兴盛于此,汉人也兴旺于此,人口数量和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民族,为形成汉民族奠定了基础。汉字的成长与汉族的发展,是汉朝的两大文化硕果。   当然,汉字的源起,还远在得名于汉之前。   文字是人类的足迹。从54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粘压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到5000年前古代埃及人刻写在神庙石碑上的神文圣书,再到33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甲骨文,文字推动了历史,也记录了历史。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一样,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唯有汉字。   1928年,考古界对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出土地的甄别确认,使得消失了3000多年的商朝殷都被发现,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夏商王朝只是一个传说的推测,使中国历史有了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的断代依据。数万枚方寸甲骨抖落满身风尘,组合成一副轮廓分明的脊梁,驮起一个古老民族厚重历史的明证,我们不能不心怀敬畏。   但甲骨文还不一定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能只是汉字的童年。中国上古神话里即有仓颉造字之说,他使用的是什么文字,现在尚无定论,我们只知道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年。除此之外,中国文字还有更遥远的年代可考吗答案也应该是肯定的。距今约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的贾湖文化遗址,都相继发现了刻画字符,一些专家认为这都是中国的原始文字。我曾沉醉于宁夏贺兰山腹地的岩画,那成千上万个神秘奇异而意象深远的图形,仿佛穿越千年万年注视着暌离已久的人类,无语地等待着我们的辨析。说是岩画,其实是今人的指称,有专家认为那是中国北方最早的游牧民族最初的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是中国文字的始祖和滥觞,诞生于旧石器时代。如果这一结论成立,意味着这些字符至少1万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字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首府凯里的博物馆,我见过一块残碑,碑上有10多个文字符号,酷似汉字,被当地人称为“雷公山天书”,那些字似楷似隶,遒劲而端庄,应该是秦以后某个时期的,但千百年来无人能识读。像这样的“天书”,中国还有不少。   沉沉重重的时光巨磐,打磨出这一个个灵动鲜活的勾连字符,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淘漉出这一滩滩斑驳陆离的点横撇捺,晾晒在那里,像一道道几何题,在拷问我们的智商。   ⅱ 历史推动   梳理汉字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几个人。   第一个人当然是秦始皇。秦始皇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的统一图强、集权统治、经济举措、法制构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国家形态和政权模型,他最基本的功绩之一是文化建设,他大力推行的“书同文”政策,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如果没有秦朝文字的统一,就没有汉朝文字的兴盛。单就这一点,秦始皇就是中华民族的功臣。秦始皇看到了语言文字收服人心、整饬民意的作用,看到了建立大同文化对政权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繁重的治乱维稳任务使他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以文治国,而且他面临知识阶层的挑战与反叛,也不会采取以文兴国的政策,甚至不得不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权宜之策。   中国文字,在等待汉朝的到来。   汉高祖刘邦,是要说的第二个人。这位年轻时不读书、无约束的皇帝旧习难改,他轻视儒生、无视学问,灭掉秦国、干掉项羽之后有些洋洋得意,但不久之后对治国理政的力不从心使他有些惶恐,生怕重蹈秦国的覆辙。这时,他的近臣陆贾改变了他。这位饱学之士每每见到刘邦,都要冒着挨骂的风险,言必称《诗经》、《书经》,渐渐驯服了不可一世的皇帝。刘邦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命陆贾写分析秦始皇失败原因的政论文给他看,读书识字使他懂得了马上得天下焉能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