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docVIP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如何规范公共权利的运行、公共资源配置,解决基层干部不廉洁、管理不民主,财务不公开、政务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甚至有些涉农犯罪直接影响到和谐农村的建设,使党的惠农政策被“凉干缩水”或“卡”在中途,使建设新农村的目标难以实现。为此,笔者结合近年来所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深入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更好地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谏言献策。      一、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观念淡薄,腐败现象严重。   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包括村级干部都是经过党委任命和民主选举的,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所行使的职权应当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的,但我们在办案中发现“公权”成了“私权”,职务行为成了“个人功劳”,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被认同,导致只要履行了职务,对人民有所帮助就有行贿、受贿现象,只要财物经手,贪污挪用现象就时有发生。如某镇党委书记汪某在利用为乡镇引税开支之便,虚报镇食堂招待费手段贪污2万元;又如某职能部门利用为村级人畜饮用水改造工程拨付专项资金的便利,逢年过节收受村级单位礼物,变国家的惠农政策为个人恩赐。   (二)“上谋下合”,窝案串案多。   从近年来所查处的村干部贪污案件来看,均系村干部共同犯罪窝案,乡、村干部相互勾结犯罪案也占半数。如在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某乡常务副乡长胡某、包村干部候某、村支书记许某以虚造村民拆迁补偿款的名义套取专项资金私分;甚至有某村支书记徐某、村干部刘某与铁路改造项目部经理相互勾结,虚增征地面积,骗取征地款近6万元私分。   (三)“近水楼台先得月”,借普及百姓的惠农政策中饱私囊。从办案中发现,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宣传党的政策不到位,农民素质不高,使老百姓不能充分享受惠农政策和改革开放成果。如从2003年开始的我县退耕还林政策,绝大部分都是村干部捷足先登,利用老百姓的荒坡旱地,而退耕还林补助金多被占用。   (四)职能部门失职、渎职,惠农资金成为少数人致富途径或严重浪费。如国家有关部门为了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由于农民素质不高、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相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使农民工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赚取国家培训资金成了某些职业学校的生财之道。再有国家农业部门为养殖户免费提供的畜禽疫苗,上级配发供给数大大超过实际使用数,加上冷冻贮藏条件限制,致使大量疫苗失效,浪费极为严重。      二、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淡薄。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当官即发财”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没有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以国家大局、党的事业、人民利益为重的公仆意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膨胀,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想方设法利用职务之便将国家的钱变为已有。   (二)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在有些单位、部门重大决策、重大财务支出、人事安排等方面搞“家长制”或“小范围内通气”,没有形成制约机制,监督工作不到位,致使一些意志不坚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前所述汪某贪污案。   (三)惠农政策的落实缺少农民有力的监督。中央惠农政策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这些人中大多素质不高,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意识不强、能力有限,加上信息宣传不到位,对中央的惠农政策、支农举措知之甚少。这在客观上为少数人钻营党的惠农政策提供了便利。   (四)“轻刑化”现象使腐败分子产生侥幸心理。从近年来我们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来看,真正受到刑事追究的只有2件6人,均被判处缓刑,大部分初查案件不能进入立案程序,致使一部分犯罪分子产生侥幸心理,屡查屡犯,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够理想。      三、遏制涉农职务犯罪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乡(镇)村干部队伍。一是抓好基层班子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要通过用“三个一批”:即面向社会大胆选拔一批、从市县机关下派一批和重点培养一批的方式,力争使乡村级班子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乡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措施得到落实,乡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基层组织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二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只有农村繁荣了,国家才能真正富强,只有思想阵地被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占领,才不会被腐朽的东西侵蚀。特别是要用先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