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ppt

第9章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计然曰:“…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贵出如粪土,贱进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共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请略道当世千里之中,贤人所以富者。……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 (史记·货殖列传)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君何为入我裈中?” 张季鹰(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毕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鸿胪卿孔群好饮酒。王丞相(导)语云:“卿何为恒饮酒?不见酒家覆瓿布日月糜烂。”群曰:“不尔。不见糟肉?乃更堪久。” ——《世说新语·任诞》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史部著作的独立 摆脱了隶属于《春秋》作为经部附属品的地位 设立专职史官 不再兼管天文历法 史部著作数目骤增 性质门类更加复杂 编年纪传两体并重 谱牒之学兴盛 佛教与道教史书在纪传体史籍中正式占一席地 ——周一良 白马寺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相传汉明帝遣使西求佛法,用白马驮回佛像佛经,因以名寺 章巽 校注 《高僧传》,(梁)慧皎撰。为东汉至梁朝450余年中257位高僧作传,并附传200余人。后人又作《续高僧传》、《宋高僧传》等。 《弘明集》,(梁)僧祐 编。收录东汉以来佛教徒弘扬佛法的文章。唐朝僧人道宣续编《广弘明集》。 石窟是在山崖或河岸开凿的洞窟式寺庙。利用自然地势修建,便于雕刻体积宏大的佛像。国内现有石窟遗存100余处,大部分分布在北方。最著名几处石窟的开凿都始于十六国北朝。 (汉)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后汉书·襄楷传》 (张)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 《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张鲁…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 米,故世号米贼。……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三国志·张鲁传》 王明 校 王明 校释 葛洪《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论神仙养生之术,为道教建立了理论体系,在医药学、化学上也有贡献。 南朝刘宋时,道士陆修静整理道经,编成《三洞经书目录》,载录道教著作1228卷。梁朝道士孟智周又作《玉纬七部经书目》,形成三洞、四辅、十二类的道经分类法。传世明修《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即按此分类。 明刊本《道藏》 西汉赋税制度 补充1. 献费与赀算的性质和实施情况尚有争论 补充2.百姓服“更卒”之役,每年一月,后普遍交纳代役钱,称更赋 2尺 5尺 1丈 1匹(合4丈) 绢帛 调 租 名目 绵0.4两 或麻12两 绵1两 或 麻1斤14两 绵2两 或 麻3斤12两 绵8两 或 麻15斤 绵或麻 1斗 2.5斗 5斗 2石 粟 受田耕牛 D=A/20 受田奴婢 C=A/8 未婚丁男 B=A/4 一夫一妇 A 征收物品 与魏晋租调制的比较: 因有均田制背景,故田租并非按亩征收,而是按受田单位(一夫一妇等)征收。调的征收也不再采用“九品混通”之制。 征收额度总体来说有较大下降,对小家庭尤其如此。 征收的关键因素是丁男。 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供养。供养劳赐,一出少府。盖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供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 ——《汉书·毋将隆传》 汉定以来,百姓赋敛,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