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女性观众的收视需求调查(精编).docx

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女性观众的收视需求调查(精编).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女性观众的收视需求调查(精编)

目前学术界对于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概念运用非常混乱,经常与“情感类节目”“谈话类节目”“情感类谈话节目”混为一谈。其实,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属于谈话类节目的一种,“谈话类”节目的原型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 “talk show”,最早引进港台地区,被形象地直译为“脱口秀”。关于“谈话类”节目的属性,有关文章和论著中,有人把它归为娱乐类节目,有人归为新闻类节目,甚至还有人归为“社教类节目”。其实这样的划分都不够准确,娱乐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和新闻类节目中都可以使用“谈话” 这种表现形式。如果一定要进行划分,可以根据节目的话题和具体内容的属性来划分——当节目的话题和内容侧重于娱乐类时,那它就是娱乐性节目;当话题和内容主要是新闻时政类,它就是新闻性节目;当话题和内容偏向于知识、技能、教育、教养时,它就是社教类节目;而如果谈论的话题涉及人的情感经历、情感纠葛、情感困惑时,那就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而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又是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一个种类,特指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加入情感调解环节。 ???????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要追溯到湖南经视于1998年推出的《真情对对碰》,一经推出在湖南火爆一时,2000年春,该节目开始在央视第四套节目(CCTV-4)播放,为了适应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风格,节目把情感访谈这一块提出来取名《真情》,在三个月时间内收视排名就到了国际频道的前三位。《真情》可算是当年湖南电视台的一大创举,它将家庭矛盾、两性情感纠葛、朋友之间纠纷等个人隐私像讲故事一样向观众公开,同时又主动介入这些关系当中进行调解,力图修复许多濒临破裂的关系,赚足了不少妇女观众的眼泪。受到《真情》的启发,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始纷纷创办类似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像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2000年12月22日开播)、《心理访谈》(2004年12月创办);还有2004年4月1日落户中国教育三台的由 HYPERLINK /ent_2003/editor/news/star/031117/031117_203338.html \t _blank 李静主持、涉及两性情爱话题的大型情感谈话节目《情感方程式》,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高,得到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随后一些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情感谈话节目——上海卫视的《心灵家园》(2006年);江苏卫视的《人间》(2007年3月);上海东方的《新老娘舅》(2009年);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2010年1月);浙江卫视的《婚姻保卫战》(2010年8月);江苏卫视的《欢喜冤家》(2010年9月);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2011年1月);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2011年3月);辽宁卫视的《复合天使》(2012年)等。 ??????? 纵观这些情感类谈话节目,大致趋势从最开始明星艺人做客节目,披露自己鲜为人知的情感经历和情感故事,发展到后来普通人上电视坦露情怀。比如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刚开始请的访谈对象大都是明星,后来开始将视野下移,转而关注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情感经历。另外一大趋势则是由当事人单纯叙述、倾诉类向寻求帮助、调解矛盾类转变。单纯倾诉类像《人间》、《鲁豫有约》、《艺术人生》这一类节目,只是单纯地让当事人面对主持人讲述自己不平凡的情感故事,满足当事人情感倾诉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广大观众的窥探心理。从《真情》栏目开始,走到节目当中的当事人开始寻求帮助,以期能够解决自己面临的情感困惑,这时,显然单纯依靠主持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在演播室内,就多了像心理咨询师、律师、人民调解员之类的专业的嘉宾,他们一边倾听当事人的“故事”,一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阅历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基本上,从央视的《心理访谈》开始,这一类节目的定位基本上都是“困惑倾诉+矛盾调解”,其中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有几位学者把这种情感类节目称之为“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王永,2012;肖俊,2014;肖俊,余艳红,2013a;肖俊,余艳红,2013b)笔者认为,既然这类节目统属于谈话类节目,所以严谨的表述应当为“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 ???????? 自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实施以来,有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71座城市共有38个频道播出了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陶许娟,程芸,2012)自2012年随着“限娱令”实施,许多电视台娱乐类节目在大洗牌中消失,而一大批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遍地开花。为什么此类节目成为荧屏新宠,其主力收视人群是谁,这个群体究竟喜爱什么样的“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这类节目是否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节目,并能长久吸引受众的核心价值理念,即它到底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功能?这是摆在学界、业界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做了一番该类节目主力收视人群的收视需求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