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配合中药定痛膏及冷光紫外线疗法对创面组织早期愈合疗效研究.docVIP

护理干预配合中药定痛膏及冷光紫外线疗法对创面组织早期愈合疗效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理干预配合中药定痛膏及冷光紫外线疗法对创面组织早期愈合疗效研究

护理干预配合中药定痛膏及冷光紫外线疗法对创面组织早期愈合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35-01   【关键词】 创面组织 中药定痛膏 冷光紫外线 护理干预   创伤、烧伤等外界因素造成的皮肤创面形成是外科常见病症之一,创面形成后躯体失去皮肤的屏障作用、创面外露、创面高蛋白渗出液等造成细菌在创面上大量繁殖,创面局部感染加重。局部感染进一步造成创面加深、面积扩展,全身感染造成脓毒血症甚至生命危险。创面修复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细胞趋化,结缔组织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及重排,上皮细胞迁移,增生最终导致创面再上皮化,恢复组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9月间因各种原因出现皮肤创面感染的患者138例, 年龄10~ 76岁, 平均年龄39岁, 其中由于外伤及烧、烫伤创面感染102例,术后切口感染20例, 感染后形成窦道16例。随机分为3组,A 组75例:冷光紫外线局部照射+ 中药定痛膏局部湿敷;B 组32例:抗生素药膏局部湿敷; C 组31例: 单纯紫外线局部照射。   1.2 方法   1.2.1 中药定痛膏局部湿敷 将患处湿敷中药定痛膏(厨房组成:血竭9g,炉甘石12g,煅石膏12g,琥珀9g,海螵硝9g,乳香(制)12g,没药(制)12g,川贝母9g,珍珠4g,人工牛黄8g,煅赤石脂12g,滑石12,冰片10g;制法:先将炉甘石、煅石膏、琥珀、海螵硝、乳香、没药、川贝、珍珠、赤石脂、滑石如法炮制,烘干粉碎过100~120目筛混匀,取少量粉加入人工牛黄,按套色法进行混研,将混研之药再过100~120目筛。与炉甘石等药粉按配研法制取,过100目筛,反复混匀。血竭、冰片单研过100目筛、单包备用。   取白凡士林8000g,羊毛脂1000g、二甲基亚砜10g,放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溶化,保持温度在70℃左右,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以上混合粉,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5~20分钟,停止加热,对温度降至30℃-40℃时,将血竭、冰片缓缓加入,搅拌均匀即可分装),一日4次,均匀涂抹患处   1.2.2 冷光紫外线疗法 采用GYS23 型低压冷光紫外线灯, 该机灯头紫外线辐射强度为260 mv?m 2, 输出功率体腔灯头维持2W。灯管距离切口表面5 cm 照射, 窦道治疗时在灯头上加石英导子直接接触创面, 测定平均生物剂量(M ED) 为30 s, 先将切口患处及窦道作彻底清创以保创面新鲜后治疗, 依据创面大小确定使用的体腔灯头, 根据创面的感染程度确定最佳生物剂量, 一般平均体表治疗剂量为5~ 10M ED, 即3~ 5 m in, 窦道体腔照射剂量平均10~ 20M ED, 即5~ 20 m in, 一般首次剂量体表6MED, 窦道从10M ED 开始, 每日依切口生长情况增加, 一般1~ 2M ED, 直至切口或窦道愈合。对A、B 两组患者照射后用碘伏纱布换药   1.2.3 免疫组化检测 取创面愈合过程中第3、7、14、21天增生的肉芽组织做标本,采用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和免疫细胞化学SP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工程公司),标本冰冻切片,用丙酮4℃固定10分钟后PBS漂洗。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同时用PBS代替一抗作对照实验,结果为阴性。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D表示,采用F检验,计算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判断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在低倍镜(100)下测定切片中上皮长度,高倍镜(400)下记数阳性细胞数,计算每mm长度上皮中阳性细胞数。   2.2 疗效标准  痊愈: 窦道及创面完全愈合, 经追踪无复发; 有效: 创面及窦道较治疗前缩小或变浅, 创面新鲜, 无明显渗出物; 无效: 治疗前后切口无明显变化者。   2.3 紫外线综合治疗创面疗效观察结果   2.4 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数的表达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汤药不足尽病”,“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肉之间,用膏贴之或提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采用中草药外涂治疗疾病历史悠久,随着人们对局部用药特点的认识,国内外外用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但仅限于临床个案,验案报道和古典中药成方的运用缺乏科学的对照统计,缺乏系统全面的实验研究。我们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认为:皮肤创面伤后证属气滞血瘀,根据病人体质、病程长短、创面大小,一般多夹热,故治疗上以行气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祛腐生肌为主。此理论完善了中医药皮肤创面伤后的辩证类型,着实有创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