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邵伯古镇 寻运河遗珍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邵伯古镇,古称甘棠、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385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而得名,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自唐宋以来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繁荣,邵伯日益成为运河上闻名遐迩的繁华商埠。“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说的就是邵伯古镇上古运河边的“大马头”,它与镇江的“小码头”和扬州的“御码头”并称为江南三大码头。
老船闸 新船闸
在真武出口下了京沪高速转入205县道一路向东南方向驶去,一条人工运河相伴左右不离不弃,不时有大大小小的池溏湖泊从身边滑过。此时正是雨后初霁,波光粼粼,烟树葱笼,美不胜收。行约7公里便进入邵伯镇,本以为这个见证了古运河千年繁华的小镇会是人流熙攘,人潮如涌,至此方知这里丝毫不见其他古镇那样繁华拥塞。信步走在古镇上,街上的行人稀稀疏疏,人们悠闲自在,闲庭信步,不紧不慢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穿过甘棠路,沿着古运河边的小路向西行约几百米就来到了邵伯运河船闸。邵伯古镇是因运河而兴起的一个文化名镇,在这里留存着三座依着时间顺序平行而建的水闸,作为古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见证了近百年来古运河的历史演变。
邵伯船闸位于京杭运河入淮之要冲,据历史记载,东晋官至太保、太傅的谢安为避皇室人员嫉妒,于太元十年(385年)请求出镇广陵,屯兵步邱。他发现此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农田常受干旱,东部农田又易受涝,于是率领民众筑堤挡水,在跨邗沟的河段大堤的两侧筑建斜坡,设立拖船过埭的绞关。从此新筑大堤的两侧,西无旱忧,东无涝灾,江淮之间的船舶通航无阻。当地百姓为了感谢谢安之德,将他比作为春秋时期德行高尚的召伯(古召同邵),所筑之堤名为“邵伯埭”,绞关就成为邵伯古邗沟上最古老的船闸。此后唐、宋、明代又相继建起斗闸、“西河船闸”、“邵伯六闸”等设施,“万舟飞渡一毛轻,闸锁蛟龙浪不惊”就是当年繁忙的运河船闸的生动写照。
运河最东面是一条始建于唐代的古运河故道,如今早已废弃不用,如今运河故道两岸巨树参天,浓荫密布,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场所。西边紧挨古河道的是1936年修的一条运河,邵伯老船闸就建于其上,它是当年从长江入进运河的第一座船闸,也是中国第一座使用现代工程技术建造的船闸,蒋介石曾为此船闸欣然题名:邵伯船闸。建造船闸之前,运河航道常年水深只有1米左右,到了冬春枯水季节,运河航运几乎停顿。老船闸建成后,使运河保持水深在2.5米以上,吃水2米的重载船舶常年通航,极大地提高了古运河的通航能力。再向西便是两座分别建于1962年及1987年的水闸,这两座船闸的建成投用,使邵伯船闸也由人工开启闸门变成大型现代化的船闸,运河的年通航能力提高到2000万吨和1.3亿吨。从此老船闸也就光荣引退,与古运河一道退居一边,如同一位老人天天面带微笑检阅着新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
斗野亭 大铁牛
“邵伯佳绝处,毕竟在斗野。”斗野园因园中的斗野亭而名,是邵伯船闸旁边的一座精致的公园。公园白墙灰瓦,檐角高挑,古朴中不失典雅,素洁中又不失灵动。斗野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运河堤头,面临邵伯湖,为三开间歇山顶小房子,青砖粉墙,屋檐高挑,轻巧灵秀。置身斗野亭中推窗凭眺湖光浩渺,帆影点点,近看荷叶田田,渔火绰约,波光水影,令人心旷神怡,文人墨客经此无不竟相观景赋诗,把江南的迤逦婀娜与浩瀚文脉融合得天然一体。“群贤翰墨思元祜,六代风流续谢公。”顺着亭前一副对联入亭,亭内四壁遍镶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等历代文人巨儒的诗文墨迹,细细品来,令人发思怀古:“檐檐斗杓落,帘帷河汉倾。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盘。三星罗户牖,北斗挂阑干。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
穿过古朴的门厅前行,大堤尽头有一座长1.98米、高1.10米、重2吨的大铁牛静卧于一台座之上,昂首向湖,阅尽干帆沧桑。据历史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淮河大水,邵伯决堤,百姓受灾严重。于是,朝野合力修堤治河,并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分别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祈镇水安澜,亦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等不同位置,判断出是否会发生水患。自从大铁牛铸成后,邵伯就再没有发生过水灾,于是百姓将铁牛视为神物,慢慢也就喜欢上它了。当地人也将铁牛当作长寿的象征,谁家生了孩子,都会抱着骑上铁牛,手抓两只牛角,为孩子祈福求寿。每年正月十五,铁牛生日,大人们去烧香,并喊上几个小男孩抢香,然后送到不孕不育人家,发吉兆,祝来年生个胖小子。外地游人到此,也要亲热地抚摸它:摸摸牛头,不生肿瘤,全家安康,吃穿不愁;摸摸牛背,喝酒不醉,生活小康,干活不累。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颅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合辑(详尽版).pdf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交底.docx VIP
- 写字教学讲座.pptx VIP
- 2025年厂内叉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5章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杜国平 - 复件.ppt VIP
- 17J610-1 特种门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套1000道(已打印).xls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