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言语的运作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二)
言语的运作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二)
第二节 同义形式
什么是同义形式?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试比较下面两句:
下围棋我不如你,可下象棋你不如我。
下象棋你不如我,可下围棋我不如你。
这两个句子从内容看似乎差不多,可是仔细品味一下,所传递的信息却可以很有差别。第一句可以表现一种不服的心态,也可以表现一种得意的心态;第二句则可以体现一种安慰对方的语气。如果是你,在类似的情境里,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吕叔湘先生说过:“修辞学,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词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各种风格之间——进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特定的目的。”吕先生所说的,就是“同义形式的选择”。
在各种同义形式中进行选择,是运用语言经验的积累,也是对修辞的理性概括。作为经验,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理论,它却是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在我国成形的。
它是运用语言经验的积累。我国历代论诗、论文的著作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人们熟悉的关于“黄犬奔马”句法工拙的争论,就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关于炼句的故事。《梦溪笔谈》卷十四是这样写的:
……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这件事《唐宋八大家丛话》也有记载,不过主人公换了名字。把《梦溪笔谈》和《唐宋八大家丛话》所提供的语例,连同叙述者自己的表述加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描述同一件事情的7个“同义句”:
1、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死。
2、有犬死奔马下。
3、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
4、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5、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6、逸马杀犬于道。
7、有奔马毙犬于道。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表达效果完全相同的同义形式。以上7个句子,以简洁而论,当然算是欧阳修的句子。然而是不是简洁就最好呢?那倒未必,要看场合和需要而定。第5句用字最多,但是写得最详细,也最具体,如果要写出途中所见,第6句就未见得比第5句用字高明。各句的叙述角度也不同,从“犬”的角度写,是第2句;从“马”的角度写,是第1句;从“人”的角度写,是第3句;从整个事件的角度写,则是第4句和第7句。采取哪个角度,要看上下文。7个句子的句法也不同:第6句用的是主动句式,第2句用的是被动句式,第4句和第7句既非主动又非被动,是存在句式,第1句和第5句则是复句——用两个分句分别写了“马”和“犬”双方,不是简单地写事件的结果,而是写出了这一事件的过程,分别加了“遇蹄而死”和“蹄而死之”这样的具体细节;句式的不同选择与运用,不仅在所表述的内容方面有微妙的差别,而且和语篇的连贯性有很大关系,甚至还会影响到文气的节奏感。总之,这7个句子写的虽是同一件事,写法却各不相同,修辞色彩也因之不同。由此可见,离开了具体语境,我们是很难判断孰优孰劣的。
“同义形式选择”的观点是对修辞现象的理性思考。古人对语言运用优劣的评价常常莫衷一是,甚至各执一端,互不相让。这并不奇怪,语言艺术的鉴赏本来就具有极大的主观性,风格偏爱,见仁见智,这是正常的;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评价往往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爱好,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见解。历史在前进,认识在深化,现在,我们可以对这种语言现象作出更全面的解释。
要解释“同义形式选择”,我们首先要了解话语的多义性和同义性。
无论打开哪一本词典,我们都可以看到词条后面的多种义项解释,这就是语言多义性的最明显的表现。例如“放羊”,在不同语境中意思可以很不一样:就其本来的意思讲,是“牧放羊群”;到了木排工人那里,指的却是“放木排”;上面两种语义都无所谓褒贬,但倘若用于学校,则是一个贬义词——“对孩子不负责任,放任不管”,这还了得?
词语如此,句子也一样,而且蕴涵的信息可以有更大的变化。例如“吃过饭了?”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在不同的场合就可以表达非常不同的意思:
1、如果是在家庭内部,它可能和表面意思一致。
2、如果是早上碰到熟人,它往往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表示礼貌、友好。
3、如果是碰到一个闹过别扭的人而你首先说这句话,则可能是表示和解——可以表示道歉,也可以表示你“豁达大度”。
在不同的语境里,话语还可以获得甚至与本义不同、毫不相干、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例如:
1、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
2、傍晚从露台上望湖,山脚下的暮霭混在一抹轻蓝里,加上几星儿刚放的灯光,真有味。孟特罗的果子可可糖也真有味。
3、老娘“反击”,逆我者亡。
你是“还乡团”,他是“复辟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竣工验收会议纪要竣工验收会议纪要谁做.docx VIP
- 2025最新成人高考民法学模拟考试题.docx VIP
- 2020年0822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云南省级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720770411.pdf VIP
- 竣工验收会议纪要.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博士研究生英语精读-theparadoxofknowledge.pdf VIP
- 2020年0822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黑龙江省级卷).pdf VIP
- 《动物防疫技术》 课件 任务3-3 防疫计划编制.pdf
- 【湖南卷】湖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合考试(10.5-10.6)英语试卷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