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论呼兰河传中“荒凉”的意蕴论文.docVIP

【毕业论文】浅论呼兰河传中“荒凉”的意蕴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l 浅论《呼兰河传》中“荒凉”的意蕴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摘 要:萧红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饱经磨难。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看待生活的方式和对人生悲苦的体悟,因而萧红的许多作品中都浸透着一种“荒凉”的人生意蕴。本文拟从《呼兰河传》中“荒凉”的文化环境和“荒凉”的成因方面来论述“荒凉”的意蕴和内涵,以及“荒凉”的文学审美价值和意义。 关键字:萧红;《呼兰河传》;荒凉;意蕴 历代评论家习惯于把萧红看成是一个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的抗日文学作家。这种解读实际上大大的削减了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审美意蕴。虽然萧红的创作离不开她生长的土地和她所处的特殊时期,但是“萧红的主要价值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她写了抗日,或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国民性批判传统,她有着与鲁迅不同的关怀。”[7](P101)萧红以一个女性作家的视角和体验表达了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和认识。通过对生命的认真审视和剖析,萧红的作品中才会有了力透纸背的“荒凉”意蕴。这种荒凉感成为她对世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基础和独特的方式,她将浸透着个人身世的悲剧与生活中弥漫着、飘荡着的悲剧气息交相融合,从而向读者传达出一种普泛的人生感受。 在小说《呼兰河传》中作者用细腻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故事,一个个含着微笑哭泣的世界。本文拟从“荒凉”的文化环境和“荒凉”的成因两方面来品读“荒凉”的意蕴,以及这种“荒凉”文学审美价值和意义。 “荒凉”的文化环境 (一)喧闹民俗背后的“荒凉”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所传达出来的理性的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神意义或者某种主旨,内心萌生的一种感觉。而“荒凉”正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所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和情感。 小说《呼兰河传》总共七篇,作者用了两篇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多次通过对民俗场景的描写来力图渲染那片继承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黑土地。从文化意识心态和民俗意识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呼兰河城的总体印象。在那里人们以最原始的精神状态生活着,没有尊严,没有地位。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作者自觉的人文精神,促使她以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故乡农民浑浑噩噩的死和寂寞无聊的生。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对荒凉的世界进行深刻细致的诠释。文本中暗淡无光的场景,和她所写的那些沉滞的市镇、麻木愚昧的乡民构成了一个混沌的整体,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故乡农民的愚昧和盲目,精神上的困顿与孤独。因而让我们感受到喧嚣背后的沉寂,热闹背后的荒凉。这种通过对风俗场景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生命的理性认识,即为民俗场景中的“荒凉”意蕴。 整部《呼兰河传》叙事散淡,全书的故事和人物是零碎的,片段式的。在第二章中作者用议论的手法写呼兰河传的各种民俗风情,然而大多数却是为着鬼神服务的: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在这里还有不少丰富的精神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只有在这些信仰和风俗中才能找到一点卑微的让他们生存着的理由和乐趣。相对于生,人们更重视死,更重视鬼神的世界,因为“在东北,生存的压力是巨大的,生存的意志是人的基本价值尺度,感情的东西,温暖的东西,都被生存的意志压抑下去了,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了那么多温情脉脉的感受,一切的欲望都赤裸裸地表现在外部。在精神上,人们感到孤独与荒凉”。[1](P62)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即对于活人冷漠残忍,对鬼神顶礼膜拜。呼兰河的乡民靠着与生俱来的坚韧与盲目,简单地承受着来自外部世界的灾难和生活的困顿,对于存在、幸福他们没有丝毫的想象、憧憬,只是凭着一种动物的本能与对命运的顺从活着。现实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了无奈,对生命他们抱以漠然态度,然而对鬼神却保持着崇高的敬意和极大的热情: 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 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 跳大神有鬼,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 他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狮子、龙灯、旱船……, 也似乎跟祭鬼似的,花样复杂,一时说不清楚。[2](P210-211) “揩油借光”四个字把人的地位降到了最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知生为何物亦不知为何而生,只是习惯性的逆来顺受。这让我们心疼不已,在喧嚣的背后隐藏着一颗颗孤独、干瘪、寂寞的灵魂。 以荒诞的神鬼为中心,热闹的请神、送神场面更能够让人体会到那热闹喧嚣背后人们精神的孤独和荒凉,而正是这种忧伤的情绪,让我们无时无刻不被那荒凉触及: 跳到半夜时分,要送神归山了,那时候,那打鼓的打得分外的好听;左 邻右舍,十家二十家的人家都听得到,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 这唱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