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徽因译夜莺与玫瑰中语言特点.docVIP

浅析林徽因译夜莺与玫瑰中语言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林徽因译夜莺与玫瑰中语言特点

浅析林徽因译夜莺与玫瑰中语言特点   摘要:林徽因是新时期一位独具才情的女性,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在文学领域上的成就同样不容小觑。她的文学作品情感丰富细腻,内容真实清婉,语言浪漫如诗。在翻译上,林徽因的作品屈指可数,但就文学作品而言仅翻译了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篇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林徽因翻译活动的研究也极为欠缺。本文以林徽因所翻译的这篇童话作品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林徽因;《夜莺与玫瑰》;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翻译目的   做翻译之前应该首先了解翻译的目的,分析一篇翻译作品亦是如此。林徽因于1923年翻译了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且将其译为《夜莺与玫瑰》。事实上,林徽因的这次翻译与她丈夫梁思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林徽因之父林长民与梁启超之父梁启超一直是故交,梁启超早已将林徽因的聪颖乖巧看在眼里,并认定为自己的儿媳妇,所以一直找机会让儿子梁思成能与林徽因进行交流。1923年5月的一天,梁思成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车祸受伤,由于当时错误的诊断并且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梁思成右腿比左腿短了一截,落下终身残疾。在梁住院期间,林徽因一直无微不至的予以照料,每天下午都陪伴在其病床前,为梁读小说,背新诗。正是由于梁的这次受伤,林徽因意识到了梁思成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更加珍惜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许是为了安慰梁思成并转移伤残给他带来的痛苦,林徽因决定翻译奥斯卡?王尔德歌颂爱情的童话作品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这次翻译,林徽因并无任何经验,很多时候是向梁思成请教,这篇翻译作品实际上也可以算作是梁林二人共同的成果。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确了林徽因翻译这篇著名的童话作品的目的。   二、林徽因的写作风格   为了更好地分析林徽因这篇翻译作品,笔者认为了解林的写作风格也很有必要。无论是林徽因的诗歌,小说,还是其散文作品,都充溢着浓浓的唯美倾向。林徽因出身于典型的书香门第,五岁就开始研习古典文学,自不必说她的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厚,而她独特的成长环境也使她尽得“西化”语言的精妙,十二岁进教会学校,十六岁随父去英国,这一系列优越的环境再加上林徽因自身的聪慧造就了这位“一代才女”典雅精致,理智冷静,委婉清丽的文风。林徽因的诗歌无不是新月派的上乘之作,小说均为京派的珍品,散文更是篇篇玑珠。她的作品犹如她的人一样,总能给人端庄高贵的美感。   1.诗歌   林徽因短短的一生中,创作并不是很多,但诗歌占据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其早期的诗作大都以个人情绪的波澜起伏和赞颂自然为主题,呈现出一片婉约、恬美的情绪。而到了中后期,当国破家困和疾病一并向她袭来时,那些原本就不多的诗作中便流露出明显的悲怆、沉郁,乃至是苦涩意味。不论是抒发个人情感还是歌颂自然之美,林徽因始终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2.小说   事实上,林徽因的小说创作比起她的诗歌创作来说,虽然数量上要少些,但它仍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独立于同时代的众多女性作家的创作中。出身名门望族的她,当耳闻目睹了乡亲们的贫困生活后深有感触,她运用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属于她的这个时代。   3.散文   她的散文篇目很少,但内容上鲜明突出,题材上深刻真切,结构上舒放周密,文体上纯正雅致,语言上机智明快,表达上雄辩恣肆。读她的散文就如同聆听她率真坦荡的侃侃而谈,她的所思所想在她的语言中便可寻出脉络。   三、译作《夜莺与玫瑰》的语言特点   笔者认为,鉴赏林徽因的这篇童话译作的语言特点之前,首先要系统分析一下原作中的情节、表现手法、歌颂的主题等要素。   1.《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是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童话集》中的一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夜莺为帮助一个穷学生采摘红玫瑰以实现其爱情愿望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甘愿用荆棘刺破胸膛将心脏流出的鲜血和连夜对月而歌的音乐换来寒冬里娇艳的红玫瑰,但却因未能帮助穷学生赢得爱情而最终被抛弃的故事。这篇童话不仅仅是一篇脍炙人口充满想象的作品,更像是一篇隽永的散文,华丽的辞藻,美丽的文体,音乐般的基调,发人深省的批判议论,无不散发出美的气息。在《夜莺与玫瑰中》,王尔德将其所推崇的唯美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林徽因的这篇童话译作,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词优美,可以时不时地发现语言上还残留着很浓重的文言色彩,这也与她所处的时代是你不可分的。另外,该译作有很多排比句,用词上也很简洁凝练。   2.文言色彩   翻译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各个因素,译者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必然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