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创业史》研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青《创业史》研读    一、作家自述   作家在展示各种人物的灵魂时,同时展示了自己的灵魂。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掩饰的,也是不容吹嘘的。作家的世界观,他的生活态度、写作态度、气质和性格,都在他的作品里找得到表现。 摘自柳青:《永远听党的话》,《人民日报》1960年1月7日。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新思想,还就跟十几年前一样,老生常谈,比如说,三个学校呀,六十年一个单元呀。十几年前参加这样会的同志,很熟悉这两个名词。 什么是三个学校呢?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 什么是六十年一个单元呢?意思就是:文学事业,是一种终身的事业,要勤勤恳恳搞一辈子,不能见异思迁。 摘自柳青:《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在(延河)编辑部召开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延河》1978年第5期。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热爱这个制度,要描写要歌颂这个制度下的新生活。我写这本书就是写这个制度的新生活,《创业史》就是写这个制度的诞生的。我想能把它写完。虽然我只写到集体化这个阶段,但是,很重要的阶段,写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战胜资本主义自发思想,集体所有制如何战胜个体所有制、农民的小私有制。 摘自柳青:《在陕西省出版局召开的业余作家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延河》1979年第6期。 首先在哲学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任何杰出人物(英雄)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是他们自己顺应着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出现。根据这个原理我理解:是某个时期社会矛盾或者社会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那个时期杰出人物(英雄)采取什么行动,而不是某个时期的杰出人物(英雄)的主观行动决定那个时期社会矛盾或者社会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在我看来:民主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和英雄行为的历史内容和表现形式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原则的区别。具体地来说,民主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内容是剥削和反剥削、压迫和反压迫与敌对阶级争夺社会统治地位的斗争。在这个斗争中,应该强调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反对恩赐观点,所以面对面的斗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合作化运动初期,阶级斗争的历史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农民的资本主义自发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地主和富农等反动阶级站在富裕中农背后。在这个斗争中,应该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的阵地、千方百计显示集体劳动生产的优越性,采用思想教育和典型示范的方法,吸引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孤立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富裕中农和站在他们背后的富农,只有违法乱纪的、无法挽救的党员、干部,不守法的反动阶级分子,要受到群众的斗争和法律的制裁。根据矛盾的这个性质和特点,互助合作的带头人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奋不顾身地组织群众集体生产,以身作则地坚持阵地和扩大阵地,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根本规律是: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这个主题思想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小说选择的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一次成功的革命,而不是以任何错误思想指导的一次失败的革命。这样,我在组织主要矛盾冲突和我对主人公性格特征进行细节描写时,就必须有意识地排除某些同志所特别欣赏的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盲目性,而把这些东西放在次要人物身上和次要情节里头。根据我的思想感情、多年的亲身体会,这是指导互助合作运动的党成熟了,而不是梁生宝成熟了。梁生宝只不过是一个由于新1日社会不同的切身感受而感到党的无比伟大,服服帖帖想听党的话,努力捉摸党的教导,处处想按党的指示办事的朴实农民出身的年轻党员……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在这部小说里,是因为有了党的正确领导,不是因为有了梁生宝,村里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浪潮。 摘自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 作品转动的轴承是什么东西?就是人物。人物是你小说构思的中心,也是结构的轴承。没有人是不行的……我们要逐步做到让故事为人物服务,以人物为转移。作品不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不是事件的发展过程,不是工作和生产过程,而是人物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是作品中要胜利的人物和要失败的人物他们的关系的变化过程。写失败人物由有影响变成没有影响的人,退出这个位置,让成功的人物占据这个位置。《创业史》简单地说,就是写新旧事物的矛盾。蛤蟆滩过去没有影响的人有影响了,过去有影响的人没有影响了。旧的让位了,新的占领了历史舞台……我用的是很陈旧的词句,简单一句话,就是新旧力量的斗争,就是毛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