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 可视薄膜生物传感器芯片法 编制说明
1 基本信息
1.1 标准草案名称
中文
常见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 可视薄膜生物传感器芯片方法
英文
Detection of common allergens in food Optical thin-film biochips method
1.2 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致程度情况
等同
修改
非等效
标准号
/
英文名称
/
中文名称
/
1.3 任务来源
批准立项的文件名称和文件号
《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认科[2012]36号)》
计划编号
2012B142
1.4 制(修)订情况
制订√
修订
替代的标准编号
/
1.5 起止时间
2012年01月~2013年10月
1.6 起草单位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
1.7 起草人
陈颖、黄文胜等
1.8 专业类别
1、√食品(化妆品)检验;2、卫生检疫;3、动物检疫;4、植物检疫;
5、纺织产品检验;6、轻工产品检验;7、机电产品检验;8、化工、矿产品和金属材料检验;9、管理;10、鉴定;11包装及危险化学品
1.9 标准体系表代码
1.10 调整情况
2 背景情况
2.1 目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全球性疾病。据WHO统计,全世界约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其中儿童数量最多,并且还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在我国就有2亿多食品过敏原患者。食物过敏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正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体现在过敏患者数量上,还体现在食品过敏原的种类上。常见的食品过敏原主要包括鸡蛋、牛奶、花生、大豆、小麦、坚果、鱼和甲壳类等8大类食物及其制品,约有90%的食品过敏是由这8类食物及其制品引起的。
食品过敏已被WHO视为一种新的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严重的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食品过敏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微量甚至痕量的过敏原即可造成严重的后果。要想预防和减少过敏原对消费者的不良影响,远离含有过敏原的食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要达到此目的,在食品标签上标识过敏原的存在是避免过敏患者食入潜在食品过敏原的最有效的途径。尽管食品过敏原的检测分析研究是当今的研究焦点和热点,但是快速、简便、高通量、高灵敏度的多种过敏原同时检测方法仍是食品过敏原检测的瓶颈。
目前针对致敏原的检测方法主要还是以蛋白和DNA为检测目标。以致敏蛋白为检测对象的免疫学方法是目前食品中潜在过敏原检测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许多过敏原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受交叉反应影响而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阳性,一些深加工食品由于其中的蛋白结构被破坏,也会导致假阴性结果的出现,而对于某些过敏原由于缺乏特异性抗体也无法使用免疫学方法。与免疫学方法相比,核酸方法可通过引物的优化和靶序列的合理选择来克服交叉反应的影响。
但是,目前无论是免疫学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通常只能同时检测1种或少量几种过敏原,而在实际检测中,由于过敏原种类多,且大多存在交叉反应,更需要对多种过敏原进行同时筛查检测。作为新型的检测技术,蛋白或基因芯片技术以其高准确性、高灵敏度、高通量的优势逐渐成为食品过敏原研究的热点。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操作复杂、价格昂贵、而且都以大型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为前提的检测技术,因此并不适合于基层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建立新型高效食品过敏原检测方法(可视薄膜生物传感器芯片法),不但是进出口食品过敏原监测、预警工作的需求,也为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科学支持和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为破除国外技术壁垒,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减少贸易摩擦,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与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的关系
无国内外标准和相关文献。
国内外报道空白。
3 编制过程
3.1 准备阶段(可选项)
本项目承担单位主持研发和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和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具
有较强的过敏原成分检测技术研发实力和权威性,为课题组顺利完成本标准的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分工情况
中国检科院农产品中心陈颖研究员主持标准研制工作的进行,负责安排分工、整体策划和协调;黄文胜研究员负责标准品的收集购置和引物设计;王玮负责坚果等样品的筛选工作、研究方法的建立以及方法性能参数优化;吴亚君、韩建勋、傅凯等负责标准方法的室内验证实验;陈颖、黄文胜、邓婷婷负责室外验证相关准备实验以及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撰写。上述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
3.3 标准草案编写情况
2013.3-7 完成标准草案的编写。
3.4 征求意见情况(适用于送审稿)
3.5 审定情况
(适用于报批稿)
/
3.6 预期的管理目标(适用于规程类标准)或技术指标(适用于方法类标准)
4 主要技术内容的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99部分:氯丙酮(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98部分:苯乙酮(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1部分:乙酸(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0部分:甲酸(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2部分:草酸(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3部分:氯乙酸(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4部分:对苯二甲酸(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5部分:对甲苯磺酸(征求意见稿).pdf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06部分:乙酰水杨酸(征求意见稿).pdf
- 茶油精制项目方案.pdf
最近下载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ptx VIP
- 湛江市霞山区滨海四中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数-英分班考试题.docx VIP
- 2024年深芯盟国产无线通信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深芯盟.pdf
-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pdf VIP
- 日产600t双膛窑技术方案(改1).doc
- 众为兴cnc4340系统版说明书附加页.pdf VIP
- SOA架构智能座舱: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伦茨82EV矢量变频器(内置闭环型)操作手册.pdf VIP
- DB61T-体育赛事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 信息系统建设.pdf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