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及种植密度对大豆根瘤类菌体产生影响.docVIP

施肥及种植密度对大豆根瘤类菌体产生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肥及种植密度对大豆根瘤类菌体产生影响

施肥及种植密度对大豆根瘤类菌体产生影响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以探明大豆根瘤类菌体生长随播种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配施钼肥和铁肥与大豆种植密度等因素对大豆根瘤菌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后40~90 d,大豆根瘤菌粒数、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随播种时间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播种后70 d左右,此时大豆刚刚进入结荚期;有机肥作为基肥对根瘤菌的产生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钼肥、种植密度、铁肥;根瘤菌产量最高的组合是不施有机肥与钼肥,铁肥施肥量为150 g/hm2,大豆撒播密度为1.5×107 株/hm2。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播种时间;钼肥;铁肥;种植密度   中图分类号: S565.104;Q945.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105-03   收稿日期:2014-10-06   作者简介:杨名方(1987―),女,硕士,从事施肥原理与养分管理研究。E-mail:461810510@。   通信作者:张崇玉,博士,教授,从事植物营养与环境科学研究。E-mail:zhcy600116@。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素转变为氨态氮,并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过程。目前,人类对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利用空间还很大[1],如何使非豆科植物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固氮作用更是人们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2],原生态根瘤菌产品的工业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根瘤类菌体产生的适宜条件开展研究,可以增强人们对生物固氮的认识,对通过种植原生态大豆为微生物肥料生产提供大量优质的原始根瘤菌群具有重大意义[3]。   在大豆-根瘤共生体系中,根瘤为大豆提供了氮源,同时可从寄主植株吸收养分供自身生长。有研究表明,通过施肥等方式可使寄主植物地上部分营养供应增加、新陈代谢增强,但同时也减少了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运输,影响了根瘤的生长[4]。固氮酶能让固氮微生物在常温下将氮气分子转化为氨,并可进一步分化为钼铁蛋白和铁蛋白2个大小不同的深褐色蛋白,且只有在2个蛋白处于结合状态的时候才具有催化活性,钼铁元素对固氮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氧气对固氮酶极易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既破坏固氮酶的活性,又破坏固氮酶的生物合成,对生物固氮本身非常有害,固氮酶中的铁蛋白对氧尤其灵敏[5]。   在寄主豆科植物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根瘤菌首先进入根毛,经过1条“侵入线”进入皮层细胞并立即被质膜包围,在形成的包膜中繁殖、发育为成熟的类菌体。在这个系统中,豆血红蛋白、膜和末端氧化酶系统共同创造了一个既能保护固氮酶的活力,又能有效利用的低浓度氧环境,使生物固氮能够在类菌体中进行[6]。本试验通过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提供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施用不同质量的钼肥和铁肥,设置不同的大豆种植密度以影响寄主植株的通风透光性等,观察和分析根瘤类菌体的产生情况,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根瘤类菌体产生条件的优化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试验在贵州大学农学院松林坡试验地(SLP)大田进行,土壤pH值为7.65,全氮、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97、18.26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1.2、30.1、407.24 mg/kg;选取贵阳市花溪区农户自留的大豆种为试材,以撒播方式进行种植。大豆基肥为实验室专用有机肥,其养分含量为全氮0.92%、有效磷(P2O5)2.69%、有效钾(K2O)0.98%;钼酸铵试剂由洛阳欧瑞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氧化钼含量为83.19%,用以配制钼肥;硫酸亚铁由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硫酸亚铁含量为99.0%,用以配制铁肥。   1.2 试验设计   1.2.1 根瘤菌收获时间的筛选 对根瘤菌收获时间的筛选采用单因素试验,不施用任何肥料,大豆种植密度为1.5×107 株/hm2。重复3次。   1.2.2 施肥因素与种植密度的筛选 根据大豆根瘤菌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和大豆生长对种植密度的要求[7],选取有机肥(A)、钼肥(B)、铁肥(C)、种植密度(D)为考察因素,按照 L9(34) 正交表(表1)进行试验,共计9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有机肥和钼肥在播种前撒施,铁肥于大豆播种25 d左右喷施于叶面上[8]。   1.3 试验处理   每1小区为1个处理,面积为3 m2(2 m×1.5 m)。大豆于4月20日播种,播后40 d开始采样,至播后90 d止,每隔4~5 d采样1次,采样时,每个小区随机选取大豆10株,根部随同泥土一起迅速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以根瘤菌粒数、鲜质量、干质量作为测试指标,记录数据。正交试验以播后70 d的根瘤菌粒数和干质量各50%权重进行计算来作为根瘤菌的产量。   1.4 数据统计及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