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探讨.docVIP

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探讨

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探讨   摘 要:机械大类专业的设置,是我校专业整合的重大教学改革。本文就机械大类专业下学科基础课热工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教学内容整合以及完成教学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机械大类专业的其它课程的整合与教学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机械大类专业 课程整合 热工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030-02      一、前言      2006年,我校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的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合并为机械大类专业,并进行了首次按机械大类招生,确定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现代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热能工程、内燃机与汽车、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其中后3个专业方向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范畴。按大类招生是专业整合的发展方向,这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更灵活地选择专业方向,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符合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会创新的教学要求,无疑是一种教学创新。但是,原两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的侧重点不同,经过专业整合后,在四年的教学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课程门数大大增加,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如何优化整合好各门课程,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就其中热工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热工基础理论课程的历史沿革      我校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理论课程涵盖了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三门课程,它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从建校时的内燃机专业开设热工基础理论课程至今已有近四十年;1986年开设的热能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相继开出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课程,均为多学时课程。在此期间,热能工程专业对热工基础理论课程进行过部分整合,即将工程流体力学和泵与风机两门课程整合成为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一门课程。2000年创办“专本沟通”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后,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又恢复成了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三门课程。      三、机械大类专业中开设热工基础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热工基础理论课程是许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热物理、机械、建筑、电子、生命科学、化学、环境工程等。机械工程涉及液、气压的传动与控制、润滑、热处理、散热、材料成型等很多领域,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主要侧重于机械零件、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在本科学习阶段,对于热工理论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即可。而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侧重于热动力机械的设计、运行与维护。热力机械主要是以热能为动力,以各种流体为载体,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牵涉到流体的运动、工质及设备的传质传热和能量的转换,因而该专业既要有机械理论基础,又要有扎实的热工基础理论。另外,本课程还是本专业学生考研的必考课程。总之,在机械大类专业下,不但有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而且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四、机械大类专业的热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机械大类专业,由于包含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与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六个专业方向,因此,教学培养计划必须符合各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在我们的培养计划中,确定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平台课通用,专业课程根据各专业方向确定的原则;两个专业未合并前,公共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因而重点是学科平台课的整合,即打通两专业的所有学科基础课程,加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满足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需要。根据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专业定位的要求,集体研究认为,在学科基础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将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三门课程合并为热工基础理论课程装入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内,共100学时(含实验8课时);课程内容上,制订了整合原三门课程公共的内容,非公共内容部分仍包含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三个独立部分的原则。   热工基础理论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我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此前并未开设此课程,所以如何整合热工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成为我们的焦点问题。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对热工基础理论只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即可,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则要求厚重。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热工基础理论课程分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三门课开,且每门课时数为56学时,共计168学时(含实验课时)。而大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热工基础理论课程总共只有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92学时,实验8学时,比原教学计划少了68学时;这能满足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的需要,但不能满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最终形成了不能满足机械大类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