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施工(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一、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近年来,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促进了工程技术创新和研发应用。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进行了修订,推出《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此次修订是在1994年出台后的第三次修订(1998、2005)新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二、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内容此次修订在内容上作了大幅调整,扩大了覆盖面。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技术10个大项共108项技术,其中新增的抗震加固与监测、绿色施工等新技术68项,占总量的63%。三、意义突出绿色环保、安全、抗震、加固与信息化应用技术内容,也是结合当前中央提出的“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的要求。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政府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管,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培训的力度,要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图审查备案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情况的检查,要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产品和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把关,所有节能材料均需要有复检,节能作为单独一个分部工程来做,竣工验收必须先通过节能验收方可组织竣工验收。四、意义新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仍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了水电、铁路、交通等其他土木工程;以施工技术为主,注重新材料与工艺的结合,强调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既总结了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又引入了热点技术和前沿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利用钢筋笼底部和侧面预先埋设的注浆管,在成桩2-30天内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深入、填充、挤密等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装侧泥皮,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在优化注浆工艺参数的前提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可利用预埋于桩身的后注浆钢导管进行桩身完整性超声检测,注浆用钢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技术指标根据地层性状、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使用功能(抗压、抗拔)等因素,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等形式。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为:(1)浆液水灰比:地下水位以下0.45~0.65,地下水位以上0.7~0.9。(2)最大注浆压力:软土层4~8MPa,风化岩10~16MPa。(3)单桩注浆水泥量:Gc=apd+asnd,式中桩端注浆量经验系数ap=1.5~1.8,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s=0.5~0.7,n 为桩侧注浆断面数,d 为桩径(m)。(4)注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n。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应根据土的类别、饱和度及桩的尺寸、承载力增幅等因素适当调整,并通过现场试注浆和试桩试验最终确定。设计施工可依据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进行。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3.适用范围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适用于除沉管灌注桩外的各类泥浆护壁和干作业的钻、挖、冲孔灌注桩。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升钻头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混凝土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插入钢筋笼的工序应在压灌混凝土工序后连续进行。与普通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相比,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由于不需要泥浆护壁,无泥皮,无沉渣,无泥浆污染,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技术指标(1)混凝土中可掺加粉煤灰或外加剂,每方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宜为70~90kg。(2)混凝土中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3)混凝土塌落度宜为180~220mm。(4)提钻速度:宜为1.2~1.5m/min。(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充盈系数宜为1.0~1.2。(6)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3~0.5m。(7)钢筋笼插入速度宜控制在1.2~1.5m/min。3.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易塌孔,且长螺旋钻孔机可以钻进的地层。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技术1.主要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