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防城金花茶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广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防城金花茶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附件2 《地理标志产品 防城金花茶》(征求意见稿) 广西地方标准的编制说明 一、防城金花茶基本概况 防城金花茶一直以来是防城的特有资源,而当地将其作为一种茶产品开发饮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种植栽培历史。《防城县志》在“第四章 名、特、优、稀资源”中记载:“防城金花茶,俗名牛尿茶,是山茶科常绿灌木,世界最稀有的观赏和药用花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资源。”近年来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防城金花茶产业的发展,确立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战略,通过成功举办多届“防城金花茶节”,以花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多方位地打造防城金花茶品牌。防城金花茶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享誉海内外,在世界及中国金花茶产品市场上占有份额达60%。目前,全市拥有防城金花茶生态种植园2万多亩,生产企业十几家,其中规模生产企业四家。防城金花茶生产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约5000人,茶叶产品年产量约1245吨,年产值约6亿元,年出口额183万元。畅销北京、上海、重庆、海南、湖南、西安、安徽、长春、广东、河南等全国多个省市,进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会议中心、钓鱼台国宾馆等众多高端场所,并打入日本、香港等市场。 二、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防城金花茶》地方标准的原因和目的 近年来,随着防城金花茶知名度的提升,假冒或者伪劣防城金花茶产品也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防城金花茶的信誉度。因此,防城港市政府为了规范防城金花茶的生产,在保持防城金花茶品质特色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防城金花茶的质量和产量,扩大防城金花茶在国内外的影响,防城港市政府下发防政发〔2010〕39号文件,对防城金花茶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就需要制定防城金花茶的地方标准。通过对防城金花茶实施统一的标准,进一步提高防城金花茶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水平,确保防城金花茶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防城金花茶产业健康发展。 三、任务来源和制订单位 国家质检总局[2011]138公告批准防城金花茶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根据公告精神,《地理标志产品 防城金花茶》由防城港市质监局提出立项,广西区质监局下达列为2012年第六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桂质监函〔2012〕470号)。 四、编写标准的依据和原则 (一)制订本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和GB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给出的规则编写,遵照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引用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二)制定标准的原则 1.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先进、实用”原则。充分考虑生产企业以及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切实可行,有利于生产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利于标准推广应用;既要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又要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2.标准应尽量贴近生产实际,保持防城金花茶的品质特色,鼓励生产企业尽可能按标准组织生产。 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一)感官要求: 根据产品的实际和茶叶要求。 (二)理化指标: 水分、水浸出物根据产品的实际和国家批准的指标。茶多酚、总黄酮、总皂甙是金花茶的特色指标,根据产品的实际,与DB45/T 584—2009《代用茶 金花茶》协调一致。 (三)卫生指标: 参考的标准有:DB45/T 554—2008《代用茶及调味茶质量安全要求》、DB45/T 584—2009《代用茶 金花茶》、DB45/T 559—2008《地理标志产品 忻城金银花》、NY 5119—2004《无公害食品 饮用菊花》、农办质[2012]8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这些标准与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叶》、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没有矛盾,要求更严格。 铅、总砷参照DB45/T 554—2008(叶)、NY 5119—2004(花),提出。NY 5119—2004、农办质[2012]8号、NY 5244—2004、GB 2762—2005对茶叶、花朵均无总汞、镉的指标,故本标准也不制定。二氧化硫对花的要求,参照NY 5119—2004提出。 六六六、滴滴涕参照DB45/T 554—2008、DB45/T 584—2009、GB 2763—2005提出。敌敌畏、乐果,叶按农办质[2012]8号中的茶叶不得检出,花按DB45/T 559—2008提出。氰戊菊酯,叶按农办质[2012]8号中的茶叶不得检出,花按DB45/T 584—2009、DB45/T 554—2008提出。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按农办质[2012]8号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