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微灌沉沙池研究与示范-石河子大学.ppt-中国节水.ppt
1、目前节水灌溉中利用河渠水等地表水作为灌溉水源是必然趋势,而我国大多数地表水,都具有高含沙量的特点。因此必须对地表水所含泥沙进行处理,才能用于节水灌溉系统。 3、我们于1999年调研发现:若将渠道等地面水源直接用于微灌会严重堵塞灌水器,所以有必要在河渠水和微灌系统之间设一沉沙池,对其所含的超过微灌系统指标的以悬移质为主的泥沙进行处理,防止微灌系统的堵塞,从此开始对微灌用沉沙池的水沙性能进行立项研究。 4、根据课题不同进展,先后获得相关项目支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灌用新型沉沙池结构及水沙 性能研究; 2)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专项:微灌用新型沉沙池水沙 性能研究(RCZX200538); 3)石河子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微灌用沉沙池应用研究 (Kjkfyzh2006-cgzh01); 在上述科研课题支持下,结合对微灌用新型沉沙池10年多的研究成果,我们对微灌用新型沉沙池的水沙性能和应用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兵团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该成果2010年8月通过兵团科技局鉴定,鉴定结论:国际先进水平。 3、模型试验及理论研究成果 与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在兵直222团进行了新型沉沙池推广应用,设计出了流量Q=150m3/h,长度L=30m,宽度B=3.4m的新型微灌用沉沙池,并于2006年秋季施工,2007年运行使用。 在兵团直属222团共建设了6个矩形断面新型沉沙池。 2、兵直222团新型沉沙池推广应用 1)矩形断面新型沉沙池推广应用 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矩形沉沙池设计图纸 调流墙 进水闸 溢流槽 222团应用的矩形沉沙池(6座) 根据矩形新型沉沙池成果应用情况,又对新型沉沙池进行了改进设计研究,将新型沉沙池由矩形断面改为梯形断面,由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了梯形断面新型沉沙池图纸,2008年共修建了32个梯形断面新型沉沙池,这种梯形断面新型沉沙池便于施工,建设费用将进一步降低。 2)梯形沉沙池推广应用 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222团应用的梯形沉沙池(32座) 调流墙 调流墙 吸水池 溢流堰 2011年农业节水科技奖 新型微灌沉沙池研究与示范 完成单位:石河子大学 主要完成人:刘焕芳 宗全利 汤骅 梁启龙 温新民 苏 军 马新河 吴均 2011年12月 汇报内容提纲 一、项目背景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三、成果先进性 四、成果创新点 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六、效益分析 七、发展前景 八、相关支撑材料 2、目前,用含沙水进行大田微灌的堵塞问题还未取得突破,含沙水净化技术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项 目 背 景 一、项 目 背 景 节水灌溉首部设置的简易沉沙池 一、项 目 背 景 一、项 目 背 景 鉴定证书 微灌用新型沉沙池设计及理论研究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成果 数值模拟研究成果 原型观测研究成果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一)微灌用新型沉沙池设计及理论研究 通过两方面技术创新:①沉沙池工作段首部设置调流板②在溢流堰上增设溢流槽,对传统沉沙池进行改进,设计提出了微灌用新型沉沙池,并获得国家专利1项(ZL200520135844.3) 调流板 溢流槽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二)新型沉沙池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成果 1、矩形沉沙池模型试验 2007年度和2008年度在石河子大学水力试验大厅修建了新型矩形沉沙池试验模型,模型全长10m,由进水段、渐变过渡段、沉淀室段和集水区四部分组成。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调流墙 溢流槽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2、梯形沉沙池模型试验 为了与原型应用沉沙池进行对比,2009年5月将兵直222团应用一个梯形新型沉沙池,按1:5比例修建了试验模型,并进行了大量实验,与原型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兵直222团应用的梯形新型沉沙池模型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梯形沉沙池模型 溢流堰 调流墙 (1)调流墙对水流流场的影响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加调流墙后流速分布比不加调流墙时均匀的多,说明调流墙对流速具有较好调节作用,使沉淀室内流场分布更加均匀。 二、关键成果及取得方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加设了调流墙后,含沙量沿程变化幅度比不加调流墙时要大,水流经过调流墙调节后,含沙量迅速减少,减小最大幅度为83.5%,提高了沉沙池截沙率,这说明调流墙对水流的调节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调流墙对含沙量沿程变化影响分析 加溢流槽时含沙量沿程变化 不加溢流槽含沙量沿程变化 溢流槽对含沙量的影响规律 (3)溢流槽对沉淀效率影响分析 加溢流槽时沿程泥沙粒径级配曲线 不加溢流槽沿程泥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研究口腔微生物多样性与牙周炎的关系.doc.doc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品设计质量权重分配-JournalofNortheastern.PDF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利.PDF
- 基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及-ResearchGate.PDF
-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搬运机器人路径规划-计算机测量与控制.PDF
- 基于扩展的构件依赖关系图聚类的体系结构重构策略-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PDF
- 基于生态位构建的n.种群集合种群动态分析-ResearchGate.PDF
- 基于新型二维材料的可见光至中红外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究.PDF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东北黑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研究-江苏农业科学.PDF
文档评论(0)